韩琦:康熙时代的江南天主教徒与“礼仪之争”
相关推荐
-
长路|韩琦:缘结科学史
学问生涯是一条不断追索的长路.本栏目聚焦于"学术史",一方面是学理层面的梳理.回顾,另一方面则是对学人往事的追索.古人言"知人论世",了解学者的学问生涯,有助于 ...
-
康熙六下江南必去虎丘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也就是完成统一台湾大业后的第二年.农历十月,康熙第一次南巡,纳兰容若作为御前侍卫护驾同行. 从京口(镇江)乘船顺流东下,直抵苏州浒墅关.苏州的大小官员们,都穿了官服,早已在 ...
-
康熙时代,新市镇开始有了“小南栅”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我的家乡并不学乌镇那样满街溢彩,也不学西塘那样两岸流金,它只是碧瓦白墙的名士旧居,柳枝轻扬,它只是石桥的宋元明清 ...
-
康熙时代,中国科学为什么没有走向近代化
康熙时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与周边汉文化圈国家如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在各个层面的往来;第二类是与东南亚朝贡国如暹罗.缅甸.苏禄等国的定期来往;第三类则是欧洲一些国家试图在传教和贸 ...
-
康熙六下江南,为啥4次住在曹雪芹家里?他爷爷和康熙是发小关系
康熙皇帝的乳母,是曹寅的亲妈,因此康熙和曹寅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兄弟,至少是时常见面的.这么一来康熙和曹寅的关系自然很亲密. 在曹寅16岁的时候,就入宫做了銮仪卫,也就是负责皇帝安全的御前侍卫.品级不算高 ...
-
韩琦:康熙帝对“礼仪之争”冲突的反应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对南巡的目的与意义,史家多有讨论,但很少有人注意康熙在南巡途中与传教士多有互动,而最后一次南巡又与前五次有着明显差别.这些活动很少见诸国内所藏官方文献,幸而一些当时在场的传 ...
-
韩琦 | 康熙帝对“礼仪之争”冲突的反应
前五次南巡中康熙接见西洋传教士为的是"怀柔远人",见面时通常"天颜甚喜",然而最后一次南巡时则形势突变,尽管与前次南巡相隔仅一年多.从几次南巡的记录可以明显看出 ...
-
唱响新时代,江南民歌联唱《采茶舞曲》《采红菱》《紫竹调》
唱响新时代,江南民歌联唱《采茶舞曲》《采红菱》《紫竹调》
-
常州博物馆回顾玉器时代的江南
大部分玉器来自武进寺墩良渚文化遗址,少数几个是汉玉.在新石器晚期,距今6000年前的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距今5300至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玉器都有丰富的陈列.特别是,再现了武进寺墩四号墓一位年轻 ...
-
沙俄通史:尼康宗教改革!新旧宗教礼仪之争
沙俄通史:尼康宗教改革!新旧宗教礼仪之争 关键词:大君主.彼得一世 前因 费多尔担任"大君主":1619年,俄国沙皇米哈伊尔的父亲从波兰归来,被选为牧首后,获"大君主&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