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境界是平凡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练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
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它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10、所谓修行——修正自己
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
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图片
11、读书是为做人,而不是谋生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
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12、多跟有益自己的人交往
多跟人格成熟、品行可靠的人往来,帮忙你成长,急难的时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来,可以学很多经验学问。
16、咽下这口气
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
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一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
那真有气耶!人生气时,硬是有一口气,不是假的。
17、不与好朋友共事
有些人可以同学,年轻做朋友蛮好,但没有办法和他同走一条道路,不一定能共事业。假如有一个事业,认为是好朋友,拉在一起做,往往后来朋友变成冤家,真不划算。
18、帮忙别帮太多
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
19、贪求伤身
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不以利累形”。
人在贫贱中,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地贪求,所谓“人为财死”,过分的贪求,过分地劳累,同样地会损害身体的健康,而危及生命。
20、任劳易,任怨难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
历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劳,还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
图片
21、越喊穷,越穷
人不要喊穷。喊穷的人是很贫贱相。人喊穷,就是不知足,或者要布施时,就舍不得拿出钱财来而喊穷。这么一喊,上天就把穷的磁场给他了,结果就越来越穷。
那人要富贵,首先要知足,知足是一种成就相。对什么事情都要知足,慢慢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富贵,否则都会越来越穷。
22、不如意,才是人生
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
一个人活在这个社会上,都想自己名声好,成就高,一路春风得意,但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处在这个社会,常有很多的委屈、侮辱、痛苦,没有办法向人诉苦,只有自己挑起来。
23、最好的行孝
天下确有不是之父母,但修身先要行孝,而行孝不可以只是盲从。又能尽孝,又能巧妙地感化父母的过错,才是真正“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的深意。
24、苦难是好事
人类的历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
所以对一个人的成就来说,有时候年轻多吃一点苦头,多受一点屈折艰难,是件好事。
真正要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27、做什么都有境界
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
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候的境界。
28、傲慢是一种自卑
我常说,傲慢的人,他根本就是自卑,不自卑的人不会傲慢,因为自卑的人晓得自己没有什么,又深怕你看我不起,故而傲慢。
所以凡是傲慢的人都是可怜人,都有自卑感;因为有自卑感,反过来他就傲慢,他不懂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29、最高的境界是平凡
学问越高,思想越复杂。高学问而变成单纯专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而归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