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旧事」新民市偏堡子遗址
相关推荐
-
山西泽州和村遗址发掘简报
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5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城市文物研究所.晋城博物馆. 内容提要∶ 2011年底,为配合晋城至阳城一级公路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泽州和村 ...
-
第四百三十四篇 敖汉旗石羊石虎山红山文化墓葬遗址
1960年6月,昭乌达盟(现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在敖汉旗新惠镇北1公里.孟克河西岸的石羊石虎山上清理了一座小河沿文化墓葬遗址.墓葬为长方形土坑墓,墓口与墓室上部大部被毁.清理时墓口长1.5米,宽0.65 ...
-
河南考古成果展(二)|贾湖遗址
文明起源考古 02 /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 ...
-
付永旭:贵州牛坡洞史前陶器来源初探
摘要:贵州牛坡洞遗址第四期文化层出土了一批陶器,多以平底器为主,不见圜底.圈足或三足器,明显属于平底器传统范畴.陶器器壁均较薄,火候又高,施纹技术比较成熟,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技术水平,明显脱离了原始制陶 ...
-
殷墟文化的多元因素再分析———以陶鬲为例
摘要:以殷墟遗址晚商遗存为代表的殷墟文化,文化风格具有浓厚的多元特点,主要通过陶质类器物上表现出来.本文根据殷墟遗址的有关新发现,以陶鬲为例,讨论了殷墟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按考古分类标准将陶鬲分为三大类 ...
-
封泥绝响——陶器的起源与发展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 ...
-
「新民旧事」新民市清柳条边遗址
清初,为了保障陪都盛京及三陵地区在经济上的特权利益,在辽宁.吉林二省修起了柳条边.柳条边的构成是在外面挖边沟,在里面堆成土堤,堤上列植柳条,故称柳条边.柳条边每隔60千米修一砖石边门,设兵把守. 柳条 ...
-
「新民旧事」新民市高台子东山遗址
高台子东山遗址,因位于高台子镇腰高台子村山丘东南台地上而定名,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南侧有柳河故道,北侧3千米处有养息牧河.这个遗址于1973年发现,1976年.1979年.1980年先后三次发掘.除 ...
-
「新民旧事」新民市章京堡子与仙子湖
清乾隆年间,赵家套村附近住着何老汉父女,女儿长得好看,有人说她是"荷花仙子下凡. 村里有个叫桂尚德的无赖,起了色心,想霸占何仙子.何老汉急怒攻心病倒了,由于家贫,何仙于卖身救父.新任牛录章京 ...
-
「新民旧事」新民市龙沟的传说
传说,以前村中有个风水先生杜庸,专门给人看风水.看坟地,很多人都发了财.做了大官. 杜庸儿子说他爹只给别人看风水.坟地,怎么不给自己家看,也发发财.杜庸想了一会对儿子说:"我死后不能穿衣服, ...
-
「新民旧事」新民市基督教堂
新民市基督教堂,初始名称为"传教所".公元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英国爱尔兰人付多玛牧师奉远东长老会西差会使命,并得到新民厅抚民同知福培的同意,来新民布道.1888年4月,在新 ...
-
「新民旧事」新民市皇封五眼透龙碑
清代朝廷的官员文官打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必须三拜九叩之后方可通过,否则可以以欺君之罪论处. 这座石碑为啥上面有皇帝亲批的圣旨呢?这里面有段故事.在公主屯住着一位叫张桂香的人,娶董家姑娘为妻,人称董夫 ...
-
「新民传说」叨太堡子传说
叨太堡子 相传,皇太极做了大清国皇帝,看到城墙年久失修,决定重修盛京城. 皇太极任命邓公池为建城总管.邓公池接旨后,写出告示,招收土木工匠.民工.告示贴出后,有一个叫叨尔齐太的彪形大汉,报名应招.施工 ...
-
「新民旧事」新民市西郊河神庙
清朝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每年都要东回盛京(沈阳)祭祖,走累啦,或者渴啦,都要在中途停下来休息,或吃点东西打打尖,或者停下来喝点茶.一来二去,便在现在的柳河西岸边和东岸边,各建有一个茶棚,便有了今天的西 ...
-
「新民旧事」新民市大御路
永安桥 大御路,也称"京奉大御路".始建于清,为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进兵辽西和关内所铺筑.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此路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所行之路,始称&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