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6条解秘
相关推荐
-
【孙丰卿:伤寒论用药与脾胃论用药】
<伤寒论>里,最常用的是桂枝.麻黄.葛根.柴胡.干姜.附子.细辛茯苓.半夏.黄芩.黄连.石膏.大黄之类,很少用黄芪人参等现在的"补药",几乎每味药的用量都以" ...
-
《伤寒论》第28条解秘
太阳伤湿病的脉证治并治. 关键词:太阳伤湿病:不可给服桂枝汤,当服桂枝去桂加茯苓汤,健脾祛湿解表.
-
《伤寒论》第27条解秘
第二十七条,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一),文意.太阳病: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据下文可知,为太阳风温病.发热恶寒,发热怕冷.热多寒少:发热时 ...
-
《伤寒论》第25条解秘
第二十五条,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虐状,一日两三度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文意.服桂枝汤:服了桂枝汤.为什么要服桂枝汤?医家在临证时,经望闻问切四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娄绍昆读《伤寒论》的琐记26条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 一 临床医生阅读<伤寒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疗效,正像古人说的:要把<伤寒论>当做病桉来分析,同时在临床上要把每一个病桉当做<伤寒论>来解读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53条
伤寒论第53条: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一."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这是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51条、52条
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一."脉浮者",应为脉阴阳(寸关尺)俱浮.若是寸浮尺不浮,就有阴气(里)虚之嫌,如第92条"病发热.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50条
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一."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不论是伤寒还是中风,发展到脉浮紧,则都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49条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49条 伤寒论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一.脉浮数者,浮为病在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