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江边人||感恩卡 (散文)
相关推荐
-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幼时,母亲与奶奶婆媳关系紧张,于是,累及我和两个妹妹,她总是拿对母亲的态度对我们.奶奶生了三个儿子,膝下未见一女,但还是重男轻女,不喜欢女孩.我们小时穿的棉衣棉裤棉鞋,她以眼睛不好为由,未动一针一线, ...
-
父母科学育儿,老人却只管喂饱穿暖,两者带大的娃,差别大不同
现在的家庭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家中老人在儿子结婚之后,就眼巴巴地等着孙子降临.孩子一出生,立马接手带孩子,而孩子的父母则当起了甩手掌柜. 好一点的和老人一块带,嫌麻烦的则直接把孩子送回老家,自己出 ...
-
爷爷给我一瓶“红粒粒”
爷爷给我一瓶"红粒粒" 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白瓶,就是盛药的那种小白瓶,对我说:"把这瓶'红粒粒'拿走吧,煮饭的时候放几颗,能扩张血管."啥好东西呢?爷爷解释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野菜(散文)
野菜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一到春光明媚春风涤荡之日,野菜转眼间就是葱茏一片.这时的野菜尤其鲜嫩,味蕾也是最佳. 其实,野菜就是那些喜欢生长在乡间田垄和沟渠田埂旁的青菜.春天,野菜 ...
-
【望安山文学】赵秋娟||散文是什么(随笔)
散文是什么 作者:赵秋娟 主编:非 鱼 我一直不知道,散文是什么. 记得我第一次怯怯地问那个把我带进文学圈的杨老师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说:"就是我之前写的那些,你翻看一下,大部分 ...
-
【望安山文学•“望安杯”首届全国征文大赛053号作品】江边人||高铁通到小县城(散文)
高铁通到小县城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年过节,哥哥全家都会回到仅有二十六万多人口小县的农村老家团聚. 去年过节,我去高铁站接他,真不巧,老天爷总是泪流满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童年“立冬”时节的趣事(散文)
主编:非 鱼 金峨桥下的芙蓉花开到荼䕷时,冬天的气息便若隐若现了. 然目力所及处,却也不是萧瑟的冬景.漫步峨溪河畔,遍植的四季常青乔木依旧深绿,草丛依旧葳蕤:美人蕉依旧像个爱美的女子,临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 话“春联”(散文)
话"春联"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若问春联的来历,恐怕有众多人不知所以然.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荒山变果园调查纪实(散文)
荒山变果园调查纪实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我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有的荒山地收入太低,由此启发着与时俱进的村民们,实现荒山变果园的愿望. 家庭农场 走,我们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一支乳白色斑纹的钢笔(散文)
一支乳白色斑纹的钢笔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家中书柜里,放着一支乌黑的钢笔."饱经风霜"的笔尖已包上了一层蓝沉沉的浆壳,泛着灰蓝色的光.每当看着眼前这支钢笔,我就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朗诵:捉黄鳝(散文)
捉黄鳝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主播:方育超 我小时候喜欢干的事情之一,每临春耕,就是在大人犁田时当"跟屁虫".其益处,几乎每次我能捉到许多黄鳝和泥鳅,运气好还能碰 ...
-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乐于助人的楷模(散文)
乐于助人的楷模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鱼 近日我去故乡,耳闻目睹诸多新鲜的事件,深感乡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素质有显著提高,尤其众多百姓赞口不绝地述说40年来,郭传栓已勇救6名落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