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这十二秘方是改善肩周炎好秘方!

肩周炎,亦称“漏肩风”、“肩凝证”、“五十肩”、“冻结肩”,主要表现为肩部冷痛,酸胀或麻木,遇冷痛增,痛如刀割样,坐卧不安,夜间较剧,肩关节功能受限等特点。中医学将本病列入痹证范围,认为正气不足、素体虚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因。肩部劳损、外伤、受风寒湿侵袭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面推荐名医治疗肩周炎临床经验十二方。供广大医学者参考。

1.余锡明:舒筋养血汤
  
辨证: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治法:活血养血,舒筋通络。
  
组成:当归12g,生地12g,熟地12g,鸡血藤10g,赤芍10g,白芍10g,炙甘草10g,威灵仙10g,桂枝6g,蜈蚣6g,橘络6g,黄芪15g,细辛1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郑国珍:阳和活络汤加减
  
辨证:寒邪祛瘀,痹阻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化痰祛瘀。
  
组成:麻黄5g,白芥子10g,熟地15g,桂枝10g,甘草3g,炮附子10g,姜黄6g,淫羊藿15g,当归10g,川芎6g,制乳没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余锡明:三痹汤加减
  
辨证:肝腎两虚,痹阻关节。
  
治法:滋补肝腎,温经通络。
  
组成:羌活12g,党参12g,秦艽10g,防风10g,当归10g,茯苓10g,狗脊10g,熟地15g,黄芪15g,白芍10g,细辛2g,蜈蚣2条,川芎6g,炙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娄多峰:肩凝汤加味
  
辨证:寒凝血滞,兼有气虚。
  
治法:温经散寒,益气活血。
  
组成:黄芪30g,川草乌各9g,当归30g,丹参30g,桂枝15g,透骨草30g,羌活18g,生地30g,香附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邱峰:蠲痹汤加味
  
辨证: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治法: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
  
组成:炙黄芪15g,当归15g,姜黄10g,羌活10g,赤芍10g,防风10g,甘草3g,生姜10g,大枣3枚,川芎10g,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15g,没药10g,续断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6.李明智:补肝益腎通络汤

 
辨证:肝腎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治法:补肝益腎,活血通络。
  
组成:当归9g,杜仲9g,黄芪12g,党参9g,川断9g,菟丝子9g,羌活9g,鹿角霜9g,枸杞9g,伸筋草6g,何首乌9g,城草3g,山楂9g,谷芽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7.程远文:补肝益气汤
  
辨证:肝之精气虚衰,筋失温煦,复感风寒之邪,痹阻于肩。
  
治法:温补肝腎,祛散风寒。
  
组成:昆黄芪30g,党参20g,山萸肉20g,桑枝10g,桂枝10g,杜仲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生姜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8.王西周:蠲痹解凝汤
  
辨证:肝腎亏虚,外邪内侵,气虚血瘀。
  
治法:补腎养肝,益气活血,祛风胜湿。
  
组成:黄芪20g,葛根20g,山萸肉10g,伸筋草10g,桂枝10g,
  
姜黄10g,田三七5g,当归12g,防风12g,秦艽15g,甘草6g。
  
用法:水煎加黄酒少许温服。每日1剂,日服3次。
  
9.柴国剑:肩凝汤
  
辨证: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
  
治法:调和营卫,活血止痛。
  
组成:麻黄15g,桂枝15g,威灵仙15g,白芍25g,穿山甲30g,红花10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0.任继学:活络定痛汤
  
辨证:正气不足,风寒之邪外束,营卫失和,脉络内阻。
  
治法:通经活络定痛。
  
组成:穿山甲20g,没药10g,土鳖虫10g,甲珠10g,川椒10g,蜣螂虫10g,露蜂房15g,乌蛇15g,羌活15g,威灵仙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1.郭焕章:增损逍遥散
  
辨证:风寒乘虚而入,凝之于肩,肩凝作痛。
治法:疏肝和脾,散寒祛风。
  
组成: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陈皮15g,清半夏10g,羌活10g,桂枝10g,白芥子10g,附片10g,秦艽10g,茯苓10g。以白酒作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饭后服用。
  
12.胡国栋: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辨证:卫气亏虚,贼风邪气入侵,寒湿阻滞经络。
  
治法: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
  
组成:黄芪60g,当归20g,桂枝12g,白芍20g,炙甘草16g,大枣10g,威灵仙12g,穿山甲6g,防风12g,蜈蚣2条,生姜10g,羌活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0)

相关推荐

  • 名中医治肩周炎十二秘方【一点资讯】

    中医学将肩周炎列入痹证范围,认为正气不足.素体虚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因. 肩部劳损.外伤.受风寒湿侵袭等因素可诱发肩周炎. 下面推荐名医治疗肩周炎临床经验十二方,供广大医学者参考. ...

  • [转] 阳痿十二剂变猛男国宝秘方 转载自真水无香

    阳痿十二剂变猛男国宝秘方 靳文清,乃我国著名老中医,被医界誉为中医泰斗.陕西省名老中医师,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遍览家藏医书,秉承父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师承国医大家施今墨.周介人 ...

  • 十二剂变猛男国宝秘方

    靳文清,乃我国著名老中医,被医界誉为中医泰斗.陕西省名老中医师,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遍览家藏医书,秉承父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师承国医大家施今墨.周介人诸前辈. 靳老先生是我省名 ...

  • 学中医必熟十二经络原穴、络穴、输穴对应表

    今日推荐 请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也许它是人生的转折点或突破口.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 ...

  • 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十二讲 ||养生是维稳,治病是纠偏

    本 讲 导 读 脾虚体质,每天早上起来喝鲜榨蔬果汁,中焦的脾阳易被破坏. 只有和谐之路才是正确的,气机必须两边调. 治病是纠偏,养生是维持稳定. 急性病看当下的状态:慢性病.虚弱体质的调理,看长期的状 ...

  • 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二十二讲 ||学好食材格物,疗效可期待

    本 讲 导 读 运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分析食材的五行含量. 山药是先散后敛,还能祛风.祛湿. 吃蒸山药,不如吃炖山药. 山药具有肺.脾.肾三脏皆补的效果. 开源节流与食材格物的重要性-- 1 格物--山药 ...

  • 中医退热十二法,十分珍贵!

    一.疏风清热法 以银翘.桑菊为开手方.银翘解乎心热,桑菊清乎肺肝.银花轻扬,烦热者配淡竹叶.淡豆豉.朱灯芯.连翘透泄,热重者并伍葛根.黄芩.寒水石.桑叶散中寓收,有汗功独擅,无汗佐杏仁.菊花彻上彻下, ...

  •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经循行歌

    十二经循行歌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闹内萦,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2. ...

  •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 ...

  • 中医基础入门 十二经络

    古人将时间分为十二时辰,而我们十二经脉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人体两侧,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相对应,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的经络,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进行养生保健.下面这些经络的走向动画图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手太阴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