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保险公司背景是否重要?

01
到现在,我在公众号中已经推荐过很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了,众安的、泰康的、华夏的、平安的、阳光的、安邦的、同方全球的、德华安顾的等等,有大公司,有小公司,也有合资公司,还是很全面的。
一直关注的伙伴会发现,我推荐的保险几乎都是以具体产品的好坏为衡量标准的,并没有跳出产品去比较它们背后的保险公司是大是小、是好是坏,那买保险,保险公司背景是否重要呢?今天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前段时间,我推荐华夏优优宝重疾险的时候,有伙伴留言说:华夏的保险也推荐,也不看看背后的“明天系”;最近传言“明天系”的大老板被怎么怎么了,拿这个来说华夏保险的文章又很多了。
我并不是要来给华夏保险洗地,只是借这个事情来表明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在我买保险的时候,我一点都不会去考察保险公司的背景。
02
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都希望能去买持续稳健经营的保险公司产品,可是哪家公司能持续稳健经营?这一点很难去评判,或者说根本无法评判。
比如我现在要买一款终身重疾险,这是一份长达终身的合同,在不考虑产品及价格的情况下,是选择华夏保险还是平安保险?感性上来讲,应该每个人都会选择平安保险。
那我们再深究一下,为什么要选择平安?
现在强大的平安是否能保证50年以后的它仍然强大?我只知道,6年前我还在渴望买一部诺基亚手机,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平安公司成立还不到30年,这个世界日新月异。
我认为以现有的信息来推测几十年后的将来是最不靠谱的,如果消费者都能预测一家保险公司将来经营的好坏,那我认为他是根本不需要保险的,因为肯定能够通过炒股成为亿万富翁,风险自留。
再退一步讲,如果我现在“贪便宜”选择了华夏保险,刚好华夏保险又很不争气,在10年以后经营不善,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保监会指定平安公司托管了它的所有保险业务,我的保单被转移到了平安,我作为消费者有损失吗?好像并没有,我继续交保费,保单依然有效,保障依然在。
我甚至认为买保险时候考察保险公司的背景是多余的。
筹建一家保险公司并不像一般的创业办公司那样简单,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审批是极其严格的,都需要有强大的股东背景,注册资金一般都是10亿起步,你也许有看到相关新闻,目前获得一张保险牌照是极其的困难,据说排队等保监会审批的保险公司有100多家。
当保监会通过多方面的审核调查,都认为这家保险公司资格没有问题,可以开展保险业务了,我们作为消费者再去调查又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掌握的信息并不会比保监会多。
03
回到题目的问题,保险公司背景是否重要?
我认为不重要。
三个方面的原因:
保险公司的未来无法预判,现在强不代表将来强。
按现有法律,购买大小保险公司的保险一样有保障。
保监会已经帮我们做好了审查。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错,上面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保险消费观念。
推荐:
关注Jun保屋,教你买保险
专业,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