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股票投资人:你愿不愿意用十年的磨砺,换取一生的财富自由 来源:黑马军师 十五年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

来源:黑马军师

十五年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感悟

从20到35岁的十年也许是人生中可能性最多的阶段。因为这个年龄段兼具了理想、精力、初步的职业资历和社会资源,大多数人生层次的分道扬镳,大概都是起始于这个期间。坦率讲现在的状态肯定是我15年前没有预期到的,虽然一路也有些小坎坷小麻烦,但总得来说自己算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

我比较欣慰:

第一,这15年从完全懵懂状态起步,边自学边实践,在历经多次复杂市场环境后居然从未受过一次重创。

第二,学习进阶较快。

说实话,干点儿其它事儿,十年磨一剑都应该有点儿成就了,投资却未必。走正确的路特别重要,但很多人都是需要先把各种弯路都走个七七八八才意识到对的那条是什么,这么一折腾可能6、7年过去了还没真正出发,更惨的是在折腾过程中自己身边的大部队已经被消灭了。

如果把投资学习比作过迷宫的话,我大概抽根烟的功夫已经找到入口了,在迷宫里虽然也曾晕头转向过,但没有一次真正掉进大坑里。我明白的很多道理其实是通过看别人的惨痛经历学到的。

第三,站在评估自己的角度去复盘过去和展望未来,让我踏实的不是今天的我能力更强了,而是未来我的破绽会越来越少。

审视自己过去的投资成果有一个秘诀,就是如果成绩都是来自于一个又一个的抓住最牛股,或者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绝伦的交易,其实那真的是噩耗。因为这种事儿根本不是人类常态,它说明未来再现的概率在急剧的降低。但还好,我一直在有意识的让自己的投资结果与常识挂钩,与长期的大概率更紧密结合。

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净值曲线?

这里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品质,它并非源自投资,却很可能会在投资的世界里放大。比如我,稳健倾向的性格并非是在投资后才显现的。很早前的工作中,我管理下的项目无论进度、质量还是成本,大多是相当可控和靠谱的。

我向来不喜欢失控的感觉,相比“爱拼才会赢”,我更相信“有备无患”和“谋定而后动”。因为稳健的倾向,我有几次放弃了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机会,回头来看,似乎如果更敢赌成绩会出色很多。同样因为稳健的品格,又避免了几次判断错误可能导致的重大投资损失。

很多人都曾希望找到投资的绝对真理,但真正学进去用起来会发现,矛盾无所不在,“绝对真理”本身就是一个陷阱。跨越这个陷阱的出发点,是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什么才是好的投资方法?

好的投资方法,第一必须高度贴合复利原理,第二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了性格秉性、理财期望、能力特征等。所以你会发现,这两条里的第一条是普适的,所谓的投资门派差异其实都是表象,其本质一定要在复利层面上逻辑扎实可靠,且实证长期有效;而第二条则是个性化的,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甚至是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的。

有原则的部分不可动摇,可灵活的部分不必教条。想明白了,投资想不顺不舒服都很难。没想明白,则很容易处于一种经常性拧巴的状态,即使顺也不舒服,弄不好还容易极端和偏执。

投资能力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像有人擅长文艺,有人擅长运动,有人擅长编程,而我们只是恰好擅长在股票市场赚钱而已。当然,这绝非代表投资是容易的,甚至不代表投资总是顺利的。以我为例,如果你截取14年的后2个月来看会发现我是个失败者。因为那两个月市场拔地而起暴涨几十个点,大量股票翻番,而我的净值却只有几个点的涨幅;又比如15年的上半年,动辄翻番的股神频出,如果你这个区间看我的投资收益,不过也就是大体跟上市场而已。在这两个区间内,数据在证明我不太适合股市。

15年投资,终极经验——

为什么成熟的投资人并不太在乎阶段性的收益状况呢?因为通过一系列思维和行为上的进阶,我们终于让时间成为了我们最可靠的盟友。每个阶段的收益都有其偶然性,但所有的阶段连续到一起一定是必然性在其作用。

虽然15年以投资的尺度来讲算不得很长,但已经足够浓缩出一个终极经验:一切投资原理本质上,都是对复利的解释和应用,你忠诚于复利,收益就会忠诚于你。

投资对于生活而言,并非都是冷冰冰的数字,投资的历程也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如果一个人总是有沉重的财务压力固然不幸,但一辈子从来没缺过钱,我觉得其实也没啥意思。能有一个奋斗的过程并且获得成功,可能是最幸运的。但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投资的成功确实并不轻松。

越来越感觉到投资要想做到“可持续的成功”,真的是需要一种笃定的状态。

而要达到这种笃定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一定的资产规模基础,老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可以从物质基础上祛除掉“一夜暴富”的杂念,除了富二代,要达到这个基础怕是需要工作之后很多年了;另一方面则是思想格局的稳定,而这恰恰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研习,结合实践中的各种挣扎、试错、总结之后才能具备,并非轻飘飘念几句大师语录就能解决。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并非很年轻就能达到。

实现财务自由的最好的模型

从一般规律来看,投资人的进阶往往循着这样的次序:第一,入门,其实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向,否则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一辈子也是枉然。入了投资的门,至少后面的阶段开始有希望了。第二,成长,这个阶段需要突出的寻找好机会的能力,侧重追求集中把握机会的高弹性。但这个时候还远谈不上成熟,破绽也多,是崛起最快,但也是最脆弱的时期,大约是淘汰率最高的阶段,大多数人止步于此。第三,成功,到这个阶段能力强不如破绽少,以高风险为代价的高收益已经得不偿失,不败的长牛才是王道。只要不作死,成功只是时间和程度问题。第四,伟大,这个不是能刻意追求的级别了,能力、品格、境界、时势缺一不可。

对于职业投资来讲,最初的几年很关键,能在熊市开始职业投资是一种幸运。

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就是11和12年,这时距离06-07年获得第一桶金已经过去了4年,但市场却处于持续的下跌和低迷中。更重要的是由于离开职场已经较长时间,退路其实也不多了,随着家庭开支的逐渐增长,压力可想而知。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还有什么含金量呢?我现在很感谢那2年的历练,更感谢自己顶住压力坚持做了正确的事。

当市场最困难的环境也无法打败最脆弱时期的你时,可能就是坚定走向职业投资之路最好的契机。但我看到的却大多相反:在牛市自己最得意的时候,决定去做职业投资,我觉得那大概率会害人害己。

除此以外,特别要恰当处理好欲望,健康的欲望是进步的动力,失控的欲望则是个生活的黑洞。其实投资做到某个阶段,你已经能算出来这辈子将不会再为钱烦恼了,但这与你不再烦恼是两码事,而且钱解决不了的麻烦才是真麻烦。

我为什么选择职业投资作为我的职业生涯呢?

回顾自己这么多年的职业投资生涯,中间也时而想,如果别人问我是否后悔做职业投资,我该怎么回答?其实这个问题,我不需要任何的思考,会毫无肯定地说:不后悔。我很喜欢做职业投资,即使早年深陷亏损和绝望的泥潭,即使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我仍然喜欢做职业投资,发自内心的喜欢。

可是,我为什么喜欢做职业投资呢?我也一直反问过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一做就做了这么多年了。是为了钱么?当然,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为了钱,梦想着一夜暴富,梦想着财务自由、挥金如土。可是在职业投资的前六七年,自己不赚钱,不仅不赚钱,而且还持续亏钱,没有钱,可是自己还一直不愿意放弃,还是喜欢,一直把职业投资当做初恋一样,无论职业投资虐我千万遍,我待职业投资如初恋。后来确实从职业投资中获得了财富,获得了所谓的财务自由,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钱已经没有太大的概念,没再那么去渴望了。但是,我依然爱职业投资,职业投资仿佛已经是我生活的中一部分,不离不弃,并不仅仅为了钱,反而好像是为了职业投资而职业投资。

那我到底为什么如此喜欢职业投资呢?我想了想,我小时候淘气,不守规矩,总想逃离规矩,所以从来不受老师们待见,当然似乎也不受大人们的待见,无论上了高中,还是上了大学,似乎一直没受过待见,好像自己存在和不存在,都是一个样子;工作后,心直口快,或恃才傲物,或其他什么,反正也不受领导们待见。总之,虽然在同事或同学中人缘好,好像受不到上面人的待见,自己不适合体制内的职场,容易被边缘化。所以我一直有危机感,觉得不能依赖任何单位,也不能依赖别人,于是选择了职业投资,觉得不用靠人,内心才会踏实。因为一直以来的危机感,让我异常坚定地相信,我必须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能依赖任何人。我想,大部分人爱上职业投资,都和我的想法一样,都想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希望自己的命运被自己身体之外的外人掌控,都有一颗渴望独立自主、自由飞翔的心。

我觉得职业投资让我的生活清净、有规律、简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忙碌着工作,忙碌于琐事,忙碌着各种逢场作戏,一辈子完全被工作占据,被生活所累,生活变得复杂、无规律,这种生活让我透不过气,我不喜欢无规律的生活,喜欢简单的生活。

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是,职业投资让我获得了一种人格上的自尊和灵魂上的自由。小时候,曾梦想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长大后发现自己谁也拯救不了,反自己还需要被拯救;小时候觉得“达则兼济天下”,至少“穷则独善其身”,长大后发现,独善其身是一种奢望。步入社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觉得职业投资能够与世隔离,可以让我不用做风吹日晒的的工作,不用和那些令人头痛的人打交道,不用到处打招呼,不用劝说别人买东西,不用看谁的脸色,不用溜须拍马,不用喝酒应酬,不用巴结权贵,不用拼酒伤胃,不用忍气吞声,不用担心失业,不用中年职业危机,不用退休无聊,对日常事务可以充耳不闻,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工作。

所以对我来讲,职业投资让我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不屈尊,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交自己想交往的人,骂想骂的人,笑想笑的人。

当然,我不建议很多人去做职业投资,因为职业投资确实很苦,那种在来来回回行情中的煎熬,那种隔夜反向跳空的痛苦,那种亏掉生活费之后的无助,那种看对行情赚不到钱的自责,那种刚平仓行情就启动的遗憾,那种看到别人赚钱自己赚不到的郁闷,那种固然坚守却依然惨淡的凄凉、、、、

回想当年厌烦枯燥的机关工作,崇尚追求自由和人性的解放,我开始厮杀于职业投资市场,树叶黄了又绿,窗外风景恍若一梦,从当年的豆蔻年华,到今日的老态龙钟,多少年饱受职业投资的煎熬,可我依然喜欢。我喜欢这种苦,渡过这种困难后,这种苦也没了,多少的绝望与徘徊,我的斗志依然如青春一样昂扬。

职业投资的思考

经常看到有人问:职业投资会不会很无聊很寂寞与社会脱节啊?

我很想给讲一个故事:一个罪犯被判30年监禁,等到他刑满出狱的时候却犹豫不决,因为他不知道一旦获得自由身以后该怎么生活?牢狱已经让他习惯,自由却反而令他恐惧了。

我们有时候是否也是如此呢?身在江湖梦想田园牧歌,而一旦真的迎来这样的人生契机时,却不知所措了。

投资很多时候与人生类似,都需要一直面对不确定性。踏出的下一步是对还是错?是更好还是更糟?有时候你不亲自试过是不会知道的。说到底,我们自己的人生是很难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的。但财务自由的好处是,你有后悔的权利和能力,试过了,不喜欢,大不了再试试另一种活法而已。当人生第一次脱去了外界给你的各种枷锁时,为什么要急着给自己套上另一个封印呢。所以真正的自由其实很难,财务自由只是物质基础,它能让你物质上不委屈,但未必能让你活的更好。会生活的人,穷着也能自找快活;不会生活的人,富了依然自寻烦恼。

对我自己来说,这种生活正是我向往的,其中最美好的就是带着孩子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城市、海岛、大漠、草原、雪山、密林、苗寨、古寺、高原、古镇、幽潭...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旅途中的一些珍贵记忆可能会一直陪伴我直到生命的尽头。更重要的是,这种与孩子旅行的时间窗口是不可逆的,5岁之前那种与天使同行的美妙感觉和10岁之前的天真亲密,错过了这个周期就算以后再有钱也补不回来了。

这一切珍贵美好的人生体验,该如何去物化或者量化呢? 所以我说对自由生活的一切担心都有道理,但最该担心的,是是否还有尝试一种新生活的勇气?是否还有享受自由的能力?

投资的意义

有次一个朋友随口问了句:“你觉得现在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才会让你重新去上班”?我后来仔细想了想,结论是真的要非常非常非常高的条件,我想这个世界上应该没人会给我开出这样的价码了。

其实职业投资人这个称谓不是很适合我,因为这可能让人感觉我的生活完全是围绕着投资在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投资仅仅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投资从来不是我的信仰和命根子,它不过是我获取财富的一种手段而已。投资的目的永远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生活全都服务于投资。

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过程。

在最初几年,确实与投资相关的事情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因为要大量的阅读学习和思考,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实践和总结,构建壁垒的过程确实是艰辛的。但这一过程由于不断感受到自己在快速进步,大量的问题在不断被解决,实践不断指引你向着光明飞奔,你会感觉欢畅淋漓。

但把时间放长,投资不可能永远保持在那种兴奋状态。更多时候就是平淡如水,我很少紧张兮兮值守在屏幕前,也从没用过高大上的多屏,更没去各个研讨会赶场。一个笔记本,甚至旅途中的一个手机,足矣。

即可以说投资并不需要争分夺秒,亦可说走到哪里投资都未停止。这可能真的不是最好的方式,但确实是我自己最舒服的节奏。

说到底,投资很重要,因为人生中80%以上的问题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我管这部分叫生活。但还有20%的东西则是与钱无关的。把投资做好可以拥有不错的生活,但对人生更贪婪的人也许并不满足。找到并拥有剩下的那20%,才叫完整的生命。

愿我们都能做好人类共通需求的那80%,并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那20%。

投资心经——献给孤独的投资者

一代大师索罗斯先生曾说,“投资是世界上最没有仁慈的商业领域,我一直都在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职业的残酷性令我身心憔悴,我为此非常痛苦,我不得不忍受着慢性疾病折磨,这种病正是长期与市场作战所带来的,市场折磨造成的结果。不知你是否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市场及其冷漠,你不能虚伪,不能放慢、停止,因为数字每天每时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便成你的一种疾病,总有一天,你会被这种疾病完全彻底的消灭。是的,我敢肯定这一点,绝对不会是由你来消灭疾病,而是由疾病消灭你。”华尔街的大师级人物在成长的阶段中平均起来有四次以上的被市场击穿的经历,穿仓其实是穿心,人生中有一次这样的经历终生刻骨铭心,而能爬起来的天下能有几人呢?一位登山者说,选择登山运动是一件不理智的行为,但选择后的每一步攀登都必须理智,这种极限运动注定不会轻易成功,投机也是一样,选择它是不理智的,而选择后的每一笔交易已经不能再有侥幸的投机意识,投机它虽然叫做投机,然而所有的侥幸心理,只是说明惩罚的还不够。如果看见一位游刃有余的操盘手,他的身上历过的是太多的痛苦与教训。

大多数来到投机市场的人为了生存,但一个仅停于糊口的人不可能在这个市场中长久的生存,历史已经证明在这里糊口不如离去。

绝世剑客的第一标志象沙漠中的骆驼,忍受孤独。第一项训练是逃跑,保证存活。学习止损是专业开始的瓶颈,怎样理解这个问题,首先人都会犯错,当发现错误,绝然而去,不要有任何条件,不要存任何侥幸,这些都是妄念.妄念使我犹豫,犹豫使我恐惧,不能当机立断的后果使我气愤,种种情绪的结果又产生压力,这是一种恶的循环。而绝世剑客的最高境界是风过了无痕,不动声色这是性格与后天领悟的结果,两点必须记住朴与真,朴是认识观,真是对自己的真诚。

投机没有秘籍,没有永恒的绝杀,没有取之不尽的百宝箱,也没有神,欲拥有完美者是愚蠢的,声称绝对真理者谎言而已。职业交易者需要的是拥有自我,这种可贵的品质的得来并不是天生的,人生来就开始了学习与犯错的过程,人是在过程中发现寻找着自我,唐僧要历尽八十一难得到真经,交易者拥有自我也不能绕过惩罚,惩罚对于自命不凡、心有不甘的人来说是残酷的考验,考验你是否真的相信自己来到人世间是怀有特殊的使命。

大多人类很难遵守规律法则,对动物来说是一种简单的习性,冷血杀手鳄鱼,不会追击,却能在某段河的隐蔽处静静等待食物撞到嘴边。顺势就是这样的简单法则,凡是食物链高阶的杀手都具有种空灵的心境,保留在两次出击的中间,而人要领悟此种境界却要身经百战。

人最欲得到时,他多半会失望的,在投机中一个害怕失去机会的人,就会错过机会,人性往往这样,太专注于害怕失去机会,就会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机会,这时他处于期待状态中,而不是思考状态,故不知道不明了或忘记了自己等待的是怎样的机会,没有使自己处于一种局外观状态,会沦为空忙,常言道急功近欲速不达。一位真正的投机者应该知道按照市场的客观走势来判断而采取行动,而不是按照期待采取行动,这就是投机者的勇气与意志。

杰出的心性,才是高手的刀!

人的聪明绝不在投资取巧的技能方面,而在于脚踏实地,在于善良、勤奋、认真、守信和对正义、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守。

你可以踏上投资的道路,但绝不会因为善于投资而成功。

投资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选择它是不理智的,但是选择之后任何不理智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拥有任何侥幸心理只能说明受到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当你看到一个游刃有余的高手,他的背后一定隐藏无数血淋淋的伤口,九死一生,概莫能外。

投资之道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不存在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我们只能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成功之路没有任何捷径,苦难是我们的良师。

市场犹如一个魅力无比却又凶残成性的魔鬼。她不仅能吞掉你的金钱,甚至还能吞噬人的生命。可悲的是,人在绝对意义上讲是无法战胜股市的,因为判断力和想象无法战胜事实,你的胜利与否不是由你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我想,最终意义上的高手是那些能够作到从容进退的人。李佛摩尔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拒绝股市的诱惑。换句话说,他拿得起来却放不下,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可以多次看到他放弃了原定的假期急急忙忙杀回到股市的例子。其实拿得起来容易,放得下才是最难作到的。在股市成功,你必须全身心地关注它,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但你又不能因此就放弃一切。股市没有比生活重要,你必须注意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否则很容易既失去了钱,又失去了生活。

在股市竞争获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其它行业。原因在于:1、炒股获利快速。2、工作不辛苦。3、进入门槛低。这些因素导致了股市里竞争的强度比在其它行业激烈和残酷得多。由于人性的缺陷和对竞争规律认识的不足,绝大多数人必定将成为牺牲品。我们必须正视这个严峻的现实:股市挣钱很不容易!但的确着存在着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比较成功的人。

那么,成功之路到底在何方呢?

大家可以看到,股市中有中线高手、有长线高手;有人利用技术分析获得成功,有人用价值投资理念获得成功,还有人竟然利用随即漫步理论取得成功。我们自己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感情在股海苦苦挣扎却依然屡战屡败,伤痕累累,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为那少数的幸运儿呢?我现在的观点是:方法、理论甚至理念都不是关键的诀窍,高手之所以从碌碌众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本身具备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们这些特殊的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论或理念,并善于利用时机。方法、理论甚至理念可以被人学到,但他们的特质你学不到。

高手们成功方法不尽相同,只有探询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才能发现他们取胜的关键。股市是人性的竞争,在股市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人无疑是强者,高手们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他们的心灵,所有高手的共同特点是他们能够在心性(类似持久的精神状态)层次上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上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就是说,高手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心之刀。

股市的成功在于能否突破人性的藩篱,超越自我,在心性层次为自己打造出一把刚柔并济的好刀。这是所有的高手的共同点,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刀,即使你花费了再多的时间研究那些高级的刀招,也只有落得等死或投降的结局。

高手的刀,其实就是杰出的心性。对我们低手来说,这需要长时间相当痛苦的积累过程才能达到,和一个人智商的高低、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寡无关。我相信,只有你到了拥有高手之心的那一天,你自然同时拥有了高手的眼界。K线虽然还是那些K线,波浪虽然还是那些波浪,但从这一刻起才会真正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招数虽然还是那些招数,也只有从这一刻起才能对你有实际意义。在质变的临界点没有达到之前,即便你满腹经纶、绝顶聪明,被人性弱点蒙蔽的双眼又怎能看见遍地的黄金呢?股道精华,实在股外!

有了自己的刀,你才真正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路,但锻造这把刀却是任何大师和前辈都无法教你的事情,就好比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亲自下水了解水性,精通流体力学和运动生理学对你不会有太大帮助一样!通往高手之路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蜕变之路,孤独是你唯一的伙伴,失败是你最好的老师!百忍成钢,当心性修炼得有如镜子般明彻,如流水般圆韧时;当你切切实实生活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宁静中时;当你发觉胸中不断流动着“虽千万人而吾往矣”般的勇气时,历经千锤百炼,你的刀就练成了。拔刀四顾、纵横天下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杰出的心性,是投资高手的刀!

@今日话题 #股民的日常# #最佳拍档# #炒股要看势# $安琪酵母(SH600298)$ $中国中免(SH601888)$ $海康威视(SZ0024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