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一个人也能造出一片森林
相关推荐
-
石光银和他的“绿色长城”
作者:赵侠 武丽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 王鑫摄 20世纪90年代初,石光银带领乡亲们造林治沙 石占军摄 石光银在余东洼造林 王鑫摄 狼窝沙治理效果图 康健娥摄本报记者 赵侠 ...
-
新的中国奇迹!中国治沙技术世界领先,引外国羡慕不已
图为治理后的毛乌素沙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人王维在边塞所见而作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我国国土辽阔,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沙漠的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总陆地面积的13%,如果 ...
-
“治沙把儿子也献出来了” 这组对比照太戳心
20年前与20年后 在相同的地方 总台央视记者董倩与石光银合影 照片背景发生了变化 一起合影的人也发生了变化 这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曾被沙尘暴"从陕西刮到内蒙古" 童年经历使他决定 ...
-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在大漠书写绿色传奇与红色荣光
6月29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已有48年党龄的石光银步入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内最高荣誉表彰. "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 ...
-
多亏他们,它终于从中国地图消失
记录值得致敬的故事 01 O N E 北京的沙尘暴几天了. 几天前,朋友圈里段子文案层出不穷. 刷一轮下来,还以为没啥大碍. 事实上,这场沙尘暴根本没朋友圈图片里那么美好. 一众的乐观也掩盖不了它的凶 ...
-
种出2个德国!中国模式的治沙奇迹,让全世界都羡慕!
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很难想象沙漠是什么样子. 沙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目前,世界上有36亿公顷土地(占地球总土地面积的25%)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流失的土地每年可生产2000万吨粮 ...
-
荒沙碱滩的征服者(报告文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08 02:51 [中国故事·"七一勋章"获得者] 作者:岩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风雨毛乌素> ...
-
“要么沙漠把我埋了,要么我就要把沙漠埋了!”
年轻沙画师用手中的沙 向治沙人殷玉珍致敬 故事可以沙画 但环境不能沙化 4月的毛乌素沙漠乍暖还寒,虽已到了树木抽芽吐绿的季节,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风过后,仍能让人感受到阵阵寒意. 天刚蒙蒙亮,身着一袭缀 ...
-
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图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拍摄的治理后的毛乌素沙地(无人机照片). 在"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位和沙漠斗了一辈子的农民,他的名字叫石光银,是陕 ...
-
人进沙退的绿色传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在多少文人志士抒写黄河的诗句中,少不了浪沙滚滚的画面.其实,黄河在源头是一条清澈明净的小溪,在大大小小支流的汇聚中一路壮大,在黄土高原泥沙的侵蚀 ...
-
告别黄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调查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沙区群众正在用荆棘条固沙.经济日报 记者 常理 摄 茫茫无际的沙漠,是人类面对的最可怕也是最顽固的敌人之一.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直是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 ...
-
中国“绿”了全世界,引全球夸赞:中国人种树太牛了!背后的这些英雄,我们一定不能忘!
内容来源: 最植物 正文开始 最植物 植物,是我们望向世界的另一种视角,它们在自己的圈子里相互交融.此生彼落,从萌发到荼糜再至枯荣,终其一生不悔-生命的历程清晰可见,花朵并非最终的奥义,这过程,却直戳 ...
-
防沙治沙:榆林走出中国经验
陕西学习平台2020-12-03作者:张义学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对外公布:陕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一消息,媒体形象地喻为"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