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这首诗无一“酒”字,却成饮酒名篇,最后两句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
-
“此中有真意”——《饮酒》的真意是什么,让文人崇拜了上千年?
生逢乱世 陶渊明是晋宋人,这个晋指东晋,宋是刘宋.他正好经历了王朝倾覆到南北朝对立更替的时代,在乱世中隐居,因为自身的放弃,让他的隐居变得更有代表意义. 世人讲"舍得",舍得,舍得 ...
-
东篱有诗,南山有酒
文:许嘉晋 聂传安 有时面对好文章,我会特意强调作者年龄之小,说"想不到此文竟出自于一个13岁的娃之手". 七年级,13岁,极为正常. 可是面对今天这篇文章,我竟不能再说那个&q ...
-
“五柳先生”陶渊明:心静,是不动声色的力量
"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传>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九月九登高之日,已归隐南山的陶渊明,独坐花丛,抚琴吟唱,意兴风发之际,却苦于无酒可饮. 蓦然间,一白衣少年翩跹而 ...
-
“晨兴理荒秽”却“草盛豆苗稀”,正是这样的陶渊明,才无法超越
我们上次讲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厘清了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和隐士心态的形成.不过五柳先生是在中国诗歌史上位置重要的人物,作为田园诗派的开宗,一首诗,一篇文章显然不够,我们今天再看他一首作品 ...
-
她与李清照齐名,一首诗8个“至”字,成千古名篇!
在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物,他们创造的诗词也是被大家所传诵,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可谓是千古流传,不过,除了那些才华横溢的男诗人男词人之外,还有很优秀的女诗人女词人,对于女诗人女词人,大家知 ...
-
杜牧的这首诗无一悲字,却处处有悲意,短短4句令人叫绝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杜牧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一向享有盛誉.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中说: ...
-
一生仅传世一首诗,只20字却成经典,后世评价1个字都不能改
文/玉浊清 一生仅传世一首诗,只20字却成经典,后世评价:1个字都不能改 唐朝是一个盛世,那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政治开明,在这个年代,多少才子佳人辈出,涌现了无数的诗人. ...
-
杨万里很调皮的一首诗,短短28字写出很多人向往的童年,回味无穷
小时候,我们最渴望的事情便是长大,自以为长大以后便能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是只有真的长大以后才明白,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恰恰就是在那些渴望长大的时候.所以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总少不了对于童趣的 ...
-
和尚见好友作画写首词送他,无一梅字却成咏梅名篇,对方珍藏一生
在各类咏物诗中,有一个题材是最不好写的:咏梅诗词.梅花是寄托着文人无限情感的事物,抒情过度则牢骚太胜,一味写景则易味同嚼蜡.最难的是写的人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流于俗套.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唐诗宋词,大家 ...
-
李白这首诗把离别写得太美了,最后两句手法高妙,千年来难以超越
众所周知,李白有两首非常有名的赠别诗,一首是他自己临行时赠给忽悠了他的汪伦的,另一首是他送孟浩然而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一句写景的诗句被人评为"千古丽句":&qu ...
-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诗,惊艳了整个盛唐,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余光中先生曾在<寻李白>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而李白作为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歌中的盛唐气象可以说 ...
-
杜甫的这首诗非常狂妄, 李白都不敢这么写, 其中两句流传千古!
性格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后天很难改变,不同性格之人将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才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从文学作品当中,就能看出他们的性格,比如李白豪放不羁,才能创作出"仰天大 ...
-
UC头条:李白最经典的一首诗,惊艳了整个盛唐,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余光中先生曾在<寻李白>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而李白作为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诗歌中的盛唐气象可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