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以及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

黄帝内经中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以及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5)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6)者,知病从来;别于阴(7)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8)而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