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6507)保护黑土地 科研人员拿出“中国方案”
相关推荐
-
“懒人耕作”还能保护土地?你了解保护性耕作吗?
本文由羊羊的地理教室首发,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山竹 | 审稿 羊羊 欢迎在留言区总结要点,就当复习啦 我国东北地区广布着肥沃的黑土,是我国的"北大仓",但由于大规模的开垦和 ...
-
新技术赋能龙江田,黑土地越种越肥!
农业想丰产,技术是保障.大庆市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玉米秸秆免焚烧集行覆盖还田4090免耕播种高产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玉米连作.秸秆焚烧导致的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环境问题,为黑龙江 ...
-
2021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
导 读 2021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 往期文章推荐 种植者得为植物病害早做预防 水土流失严重,美国土壤损失可能会是"黑色风暴事件"的8倍或更多 北大王旭辉研 ...
-
[首藏作品](6506)推动成果转化 “山科方案”打破了哪些条框
推动成果转化 "山科方案"打破了哪些条框◎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 威"十四五"开新局·破难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一边是高校院所手握成果却难寻下家 ...
-
[首藏作品](6206)精准扶贫方略: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精准扶贫方略: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本报记者 马爱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6日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这部白皮书是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和文献.& ...
-
[首藏作品](6566)破译“生命天书”二十年 中国基因组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破译"生命天书"二十年中国基因组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本报记者 陆成宽今年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发表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20周年.20年前,我国圆满完成了承担的 ...
-
[首藏作品](5800)鄂尔多斯高原走出“羊”光大道
创新老产业 助推新经济鄂尔多斯高原走出"羊"光大道本报记者 张景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荒漠化草原中,这里因敏盖绒山羊而闻名内蒙古,成为&quo ...
-
[首藏作品](5673)科研经费“包干制” 如何让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科研经费"包干制"如何让创新活力持续释放李 迪 陈 科过去要求科研人员将做科研的费用分为很多科目,比如设备费.材料费.分析测试化验加工费,还有国际交流合作费.专家咨询费等科目,申报 ...
-
[首藏作品](5652)最佳饮食榜出炉 排名前三的吃法虽好却不一定适合你
最佳饮食榜出炉 排名前三的吃法虽好却不一定适合你本报记者 张 蕴今年1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U.S.News&World Report)发布了一年一度的"最佳饮食榜单" ...
-
[首藏作品](5547)战病毒 治蝗灾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战病毒 治蝗灾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科技日报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张佳星)1月13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据介绍,十大进展是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 ...
-
[首藏作品](5483)胡郁:助力中国人工智能顶天立地
胡郁:助力中国人工智能顶天立地本报记者 刘园园最美科技工作者一身深蓝西装,头发中夹杂着灰白,既有科研工作者的气息,又带着企业管理者的范儿--无论哪种,都没什么架子.他是胡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 ...
-
[首藏作品](6890)坚持全国一盘棋 找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最优解”
坚持全国一盘棋 找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最优解"9月25日,参观者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体验一款可用于冬奥场馆交通运营的智慧系统.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本报记者 陆成宽&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