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安院士:要把农业“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0)

相关推荐

  •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终生守望

    2021-05-23 16:22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家对泥土的终生守望 品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玩(ID:pinwancool),作者:骆轶航.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 ...

  • 袁粮水稻科研育种基地项目落户高新区

    2021-05-12 近日,芜湖高新区与安徽袁粮科学研究院超级杂交水稻生物育种基地及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双方将在前期合作基础上,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超级杂交水稻生物育种基地. 项目位于白马街道新义村,总 ...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光是科学家,更是科技企业家

    ⬆︎ 点蓝字关注 全球风口 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q ...

  • “中国好人”吴险峰:把袁隆平院士当恩师赶赴长沙送别,牢记教导“要下得起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吴险峰,三十年前就认识了袁隆平院士.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袁老勉励他的话,他至今都记得.因为试验田相隔不远,他们经常在海南三 ...

  • 袁隆平院士最后的几个小时是这样渡过的!

    来源:网络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16点,当袁老灵车开出医院后的一刻,各种画面中传出的都是哭泣的声音.此时的长沙,天空乌云低垂,地面湿漉 ...

  • 院士谢华安:推广再生稻对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院士谢华安:推广再生稻对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 2020/12/30 09:31 中新社福州12月30日电 题:院士谢华安:推广再生稻对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作者 林春茵 丘一涵 " ...

  • 中国工程院及七位院士悼念袁隆平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 ...

  • 送别!国之脊梁袁隆平

    5月22日13时07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为我国粮 ...

  • 王伟平:稻香人生,禾下筑梦

    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的王伟平 "我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这句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说的质朴名言,也成为了众多杂交水稻 ...

  • 梦想在稻穗下乘凉的人——记水稻之父袁隆平

    作者/高天保 2021年5月30日 今年5月22日一位老人走了,送行的队伍排在十里长.这位老人有何功積竞受到如此多人的自愿送行.这位老人叫袁隆平,就是创造杂交水稻成功,获得中科院院士学位,把水稻产量由 ...

  • 为什么杂交水稻会诞生在中国?

    作者:田不野 吃饱肚子不是难事,难的是让所有人一辈子吃饱肚子. 图片来源:rkrexports.com 当我们纵观人类人口的增长曲线的时候,就会发现人类人口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缓慢上 ...

  •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深切缅怀袁隆平 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今日社评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 ...

  • “美国院士”邓兴旺辞去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回国后筹建北大农学院

    承安生活关注昨天14:01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广告贵州旅游攻略特价线路,纯玩0购物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泱泱华夏,首要问题就是让老百姓填饱肚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数千年来,在这片以农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