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的思念!106岁老人的心愿:找到当年送养的女儿

我的奶奶已经是106岁的高龄了,但是除了耳朵有点儿背以外,生活起居依然很正常,身体也还算硬朗。

奶奶家虽与我家仅隔了一大块田地,但是因为不属于同一个村落,起初我们两家人不是很熟络。与奶奶结缘应该是四十多年前。那时经熟人介绍后,我大姐成了她家五儿媳妇,按辈分我应该叫她大妈。后来在不断地交往中,她的一个孙女又和我走到了一起。这一下子就乱了辈分,我又只好改口叫她奶奶了。有些熟悉的人在闲聊时,偶尔会拿这个笑料来对我进行调侃。后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奶奶一生勤俭、面慈心善、处事不惊。上了岁数的她的唯一的喜好就是打个小麻将。我妈妈常常陪着她一起到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打打小牌、聊聊天。哪知后来活动场所的主家因担心她是百岁老人,以万一打牌时出现什么状况后不可交代为由而婉拒了她的前往。尽管她忿忿不平地说:“大家都说我牌品好,又不差钱,就是码牌时慢了一点,怎么了?等他们到了我把年纪试试!”但看似嘴硬的她从此就很自觉地再也没有去过。自那以后,她一下子陷入了百年孤独,只有在过时过节中,才有机会和兴致看晚辈们打牌至深夜,哪怕是数九寒冬。

在长期的相处中,我获悉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十胎,十一个子女,其中有三个孩子幼小时就夭折或溺亡。一直以来,最让她牵挂的是与四儿子一起孪生的女儿了。

四年前,奶奶特地约我交流了很久。当她忆起了当年这件往事时,满眼是噙着泪的。据她说:那是1947年的农历八月十二,奶奶生了一对龙凤胎,因子女多,家庭负担重,51天后将女儿送到泰州稻香河泥山嘴(音)养人堂让人收养,当时还写上了孩子的的生日时辰。一晃间,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人至暮年,愧疚、思亲之情愈加倍增。她希望我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帮忙寻找当年送养的那个女儿,了却一个深藏多年的心愿。我当时随即拍了照片及视频,编辑内容,精心制作了一个关于寻亲的美篇发至朋友圈。消息一经发出,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泰州日报》《扬州日报》等报刊纷纷登载,百度网、新华网、新浪网积极介入,连公安系统户籍警也参与其中。不久后就陆续有了一些线索,我们忙着一个个落实核对。甚至有一位热心人陪着我们到泰州城南一处寻访疑似的一家,那家人也很是配合,可还是因生日时辰的差距较大而末果。

如今,奶奶已达106岁,五代同堂。虽然政府及民政部门每年都有生活补助及慰问金,生活上多了一笔收入,但平时粗茶淡饭、一生无大病的她自那次寻亲未果之后,四年来,常常整天地孤独静坐。有时见到家人也唠叨几句,更多的是提及被生活所迫而送养的不知归处的女儿。每当家人们听到奶奶提及此事时,都会不厌其烦地劝说,但从奶奶那语气及表情中可以悟出,她永远不能释怀。

又一个四年,人生几何?老人在思念中等待,在等待中煎熬。如今通讯发达了,我们再次恳请各位好心人动动手指在朋友圈内转发本文,再仔细留心一下周围人群。虽是大海捞针,但我们相信奇迹!

拜托各位热心人士!如有知情者,请拨打以下联系电话,重谢!

联系手机号:151 6180 8058。联系人:王剑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