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代后宫妃子谈之色变的“朝天女”,究竟是什么?

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我们都认为他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对贪官污吏零容忍,毫不手软,而对百姓特别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你还不要不信,不妨看一看让明朝后宫妃嫔谈之色变的“朝天女”,就知道了朱元璋的真实面目。那么,明朝的“朝天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朝天女

“朝天女”,这个名字一听,感觉有点神圣的,还以为是什么圣女一类的,颇有点宗教色彩的感觉,很神秘的。如果知道了这个名字真实的含义后,就会知道这个名字的残忍之处,也就看清了朱元璋这个所谓“好皇帝”的真实嘴脸了。

说到这个“朝天女”,我们必须要提一下非常久远的“人殉”,这个非常的残忍的制度起源何时虽然目前尚未定论,但是在商周的时候已经非常的常见,可谓是其鼎盛时期。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贵族墓中大多就有活人殉葬,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不等。到了秦汉时期,这个残忍的制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用陶俑代替活人俑,其中秦始皇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随后,在辽金时期,“人殉”死灰复燃,元朝的时候也是屡见不鲜,这其中跟当时游牧民族有着莫大的关系。然而,当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建立汉人的王朝后,他竟然也逆历史之潮流,搞起了残忍的“人殉”。当然,老朱也比较聪明,直接给其换上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美其名曰“朝天女”。明朝的“朝天女”就是皇帝后宫的妃嫔,在皇帝老儿死后,要跟着皇帝老儿一起殉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侍候。

朱元璋的真实面目

这明朝的“朝天女”跟之前的“人殉”一模一样,由明太祖朱元璋开了一个坏头。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死后,有46位妃嫔为其陪葬。明成祖朱棣死后,有16位妃嫔为其殉葬。明仁宗朱高炽死后,也有5位妃子殉葬。明宣宗死后,有9位妃子殉葬。这一搞就是60余年,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在病重的时候,下令不允许别人为自己殉葬,明朝这才废除了人殉。

至于这些“朝天女”是怎么死的呢?据专家考究,认为她们是自缢而死的。在殉葬那天,这些“朝天女”在梳妆打扮之后,被带进一个屋子,里面在房梁上早已经悬挂好了七尺白绫,只需要这些“朝天女”站上去,一蹬腿,就一命呜呼了!至于那些不想死或者吓瘫的“朝天女”则是由一旁的太监帮其完成。随后,在她们死后,与皇帝老儿一起埋葬到地宫。

明朝时,为了对这些殉葬人有所补偿,新皇帝会对这些“朝天女”的亲属予以补偿。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皆然。”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朝天女户”,享受朝廷的优待。虽然说对其有所补偿,但是相当于一个个鲜活的生活,这点补偿又算得了什么呢?

结语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恢复这残忍的“人殉”制度,就是防止自己死后,后宫和外戚乱政,确保其老朱家江山永固。由此可见朱元璋的自私和残忍之处,真是无毒不丈夫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