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十三章 4 ) ||张学武(河北)

第十三章 ( 4 )

检察院人走了,饭馆儿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苏斌回到他那个雅间里,这里是他的同学,还有几个朋友,有于青云、白文会、刘文明、乔慧、赵玉、郭永生等。
刘文明说:“苏斌呀,你这回算是把检察院人给惹下了,小心以后他们会给你小鞋穿。”
苏斌说:“惹下他们不是现在,早就把他们惹下了。你还记得那年县社进了一批天津飞鸽自行车的事吧?顶数这个杜斌跳得欢,非要把我弄成经济犯罪的典型不可,要不是法院的范厅长主持公道,这会儿我说不定还在监狱关着呢。这家伙太不是个东西了。我们俩平时在街上碰了面,谁也不搭理谁。”
白文会说:“行了,行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儿了,苏斌,你说一说,咱们赤城街上这么多饭馆,为什么偏偏你这里这么火?吃个饭,喝个酒还得提前预定,要不就没有地方了。”
苏斌说:“开饭馆要有特色,红焖羊肉就是就是我们的特色。这红焖羊肉起源于河南新乡,是由一个叫李武卿先生创制,李武卿抗美援朝到过朝鲜,在西藏当过边防军。老先生说当年在四川时就遍尝蜀中火锅美味,后来又北上京城,经常到东来顺涮羊肉以饱口福。爱吃也爱琢磨的他就寻思着将这南北两大火锅的美味合到一块儿,更适合咱这中原人的口味。时间一长,他还真琢磨出了充分体现中原人气质性格的红焖羊肉火锅。”
刘文明说:“听说你这红焖羊肉里放着大烟籽?”
苏斌说:“别听人们瞎咧咧,没有那么回事儿。就是多放些枸杞,做法有些讲究。把羊肉剁成小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捞出,沥尽血水,倒入开水锅中出一水,再捞起沥干水分;姜块、大葱洗净拍破;孜然用小火焙香后磨碎,都等以后用。炒锅放在火上,放油烧至六七成热,先下姜葱爆香,随即将羊肉块倒入锅中爆炒,再烹入部份黄酒,待羊肉收缩变色后,迅速下入辣椒酱用中火炒香,再下红酱油将羊肉炒至上色,立即起锅倒入一口大砂锅内,并掺入清水,投入大料、三奈、肉桂等各种香料。将砂锅放到火上,用中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再下入料酒、精盐、胡椒粉,随后放入胡萝卜、大枣、枸杞,加盖用中小火焖烧四五十分钟,至羊肉酥烂时揭开锅盖,拣出姜葱、胡萝卜及香料渣不用,调入鸡精、味精和孜然粉。起菜时随配油面筋、老豆腐、大白菜、香菜各一碟上桌。吃时一般先吃砂锅内的羊肉。不是吹,我这里的红焖羊肉,甭说在赤城,就是在张家口也是独一份。”
赵玉说:“这么说你也会做红焖羊肉了?”
苏斌说:“我哪里会呀?做菜讲究的是火候,这些只有厨师会,咱们搞不懂。”
于青云说:“天不早了,咱们也该撤了,苏斌你这里都有什么饭?有馒头吗?”
“没有。”
“有包子吗?”
“没有。”
“算了,一人来一碗大米饭吧。”
“大米饭也没有 。”
“你这饭馆怎么开的?怎么要什么没什么呀!”
“我这里就有水饺、莜面饺子、二代王。”
“二代王是什么东西?”
“二代王就是荞面、莜面、白面、玉米面这四种东西混合到一块蒸的馒头,暄腾腾的可好吃了。六一年在三道川的时候我妈就给我做过这种东西,不过那时候家里没有白面,就是一些玉米面、高粱面、黄豆面,还要参上些野菜。要不咱们一人来两个二代王?”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一九八七年,也就是苏斌接管宪民村熊猫厂的第二年冬天,于青云下班路过万合隆商场,见商场外边的台阶上,有个人在卖鞋,身上裹着一件军大衣,带着一顶狗皮帽子,猫耳朵放了下来紧紧地系在下巴上,帽沿遮住了半个脸,一只手拿着一只皮鞋在台阶上啪啪地拍着,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一个手提喇叭再喊:
这个价格不算高,因为厂家在直销,
虽然不是传家宝,但是家家少不了。  
不骗人民不骗党,合格产品才出厂。  
人之初性本善,骗人的买卖咱不干。 
我说好不算好,大家眼光是领导。  
咱说妙不算妙,大家一看就知道。
一听声音,像是苏斌,于青云就走了过去,一看果然是苏斌,就喊道:“喂,你这是在弄球啥哩?”
苏斌一看是于青云,就说:“卖鞋呀,你这是刚下班?”
“嗯。你这家伙,怎么又想起卖鞋了?饭馆不开了?宪民村的熊猫厂不办了?”
“饭馆早就不开了,熊猫厂也倒闭了。”
于青云说:“都是怎么回事儿?”
苏斌说:“哎,说起来话长,等我有空儿好好跟你叨唠叨唠。”
于青云说:“等什么有空儿呀,我现在就有空儿,我看你这鞋卖得就剩这两双了,行了,甭买了,也该吃中午饭了,今天我做东,咱俩到对面的小饭馆吃一顿,你顺便把饭馆和熊猫厂的事儿跟我说一说,再说咱俩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心里还怪想你的。”
于是苏斌就跟着于青云来到了万合隆对面的这家饭馆,要了一盘宫保鸡丁,一盘辣豆腐,一瓶二锅头就吃了起来。
苏斌说:“这开饭馆呀按说是挣钱,但是大都是县委、政府的一些科局单位去吃饭,去的时候还挺牛逼,挑三拣四不说,喝完酒龙飞凤舞地一签字一抹嘴走了,等你跟他要钱时,好一点的还跟你说单位暂时没钱,再等几个月,差的你求爷爷告奶奶央求了他半天,他根本就不带搭理你,我现在家里还存着好多白条呢。所以我就不待伺候他们了,干脆关门算了。”
于青云问:“那熊猫厂又是怎么回事?”
苏斌说:“熊猫厂办得火了,我去了后。对内我实行了改革,工人实行计件工资,提高质量。对外我加大推销力度,后来发展到什么什么程度?你想也想不到,推销人员根本不用外出,就坐在家里等着,客户们带上钱来我们熊猫厂等货。头一年我不但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填补了村委会投资的那一万,抛去一切开销,纯利润三万,实现我当初的承诺。”
于青云问:“那为什么后来又倒闭了呢?”
苏斌说:“嗨,就因为这区区三万块钱,村干部们就跳翻了天,有人主张扩大再生产,有人主张给宪民村人分了,甚至还有人主张给村委会买一辆小吉普,坐着出门显得气派,结果吵了三天三夜,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民兵连长把村书记告上了法庭,说书记贪污腐败,乱搞妇女,总之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法院判了那个村书记两年徒刑,熊猫厂挣得那三万块钱也被法院没收了 。我一看,这熊猫厂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说不定我也要蹲班房,反正我的四间房也盖起来了,当初给宪民村的承诺也实现了,急流勇退吧,我就出来了。”
于青云说:“你现在卖鞋,你媳妇同意吗?”
苏斌:“她不知道,她到石家庄学习去了,一去就是三个月,我是趁他不在的时候才卖鞋的,她要是知道了肯定不同意。”
“那她准备让你干什么?”
“计委主任的石普银你认识吧”
“认识,他当组织部组织委员的时候到我们白草下过乡。这家伙特别能喝酒,像这二锅头,两瓶下去咋地不咋地。”
“他在第二建筑公司给我找了个工作,让我给二建办个门市部,卖一些水泥、钢材、玻璃什么的。我去没多长时间,就发现不行,二建那些人还是机关作风,不考虑如何挣钱,整天就是勾心斗角,我就退出来了。你知道,我自打县社出来,自由惯了,不想受别人的约束。”
“那你就在街上摆摊?这样也不是长法呀。”
“不 ,不,在街上摆摊就这几天。南大桥南边,紧挨城市信用社那儿不是工商局建了个自由市场吗?我已经在那里租了个摊位,这几天我正在雇人装修,装修好了,我就在那里开个鞋店,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鑫鑫鞋店。”
“嗯,这还差不多。”

 (未完待续)

作家简介:张学武,一九五七生,赤城县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故事、通讯,2009,故事《村长》曾被《读者文摘  ,农村版》转载。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伤木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

深谷幽兰   柳音  钟金洲  宴平乐  伤木

主编:菊野芳香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