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看完精华版中国传统建筑史

中国传统建筑经过漫长的发展,不同的时期为我们留下了同样精彩的建筑遗产,本期推送就带领大家穿越历史的长河,解读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先秦时期:瓦木油石初具规模

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建筑遗存,在陕西的半坡,祖先们就地取材发明了木骨泥墙的房屋用来保暖;而南方河姆渡遗址的居民也通过树枝架起巢穴防潮防虫,这也成为后世井干式和干栏式房屋的雏形。

到了夏商周,城市有了雏形,二里头遗址让我们看到了宫城、内城和外城的规划。西周时期,出现了挂在木制屋檐上防止雨淋的瓦当,有些体积相当大,可以想见当时木制结构建筑已经非常恢弘浩大了。

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战火纷飞,而对于中国古建筑史,却出现了一次重大突破,从而影响了此后2000多年的都城规划,《周礼考工记》诞生于这个年代。理想的王城是什么样呢?都城要四四方方,每边开三个门,9条横纵干道将城市分为整齐的小方格,正中做宫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秦汉时期:宫阙和园林正式形成

秦朝时期,当时工匠还没有能力修建楼阁,为使宫殿显得高大,他们筑起了一层楼高的夯土,用围廊遮挡,再在夯土之上建起宫殿,看起来犹如两层楼一般。虽然那时的建筑早已化为尘土,但出土的巨大瓦当、下水管道都向人们昭示着曾经盛大的建筑群,以及一个时代的辉煌。

汉代超大瓦当

汉代下水道

到了汉代,汉高祖刘邦建立起世界第一大都市:汉长安,它的面积相当于古罗马的2.5倍,但长安并没有参照《周礼考工记》进行城市规划,而是将规模宏大的宫殿庙宇填满了整座都城。汉武帝时期,由于嫌弃未央宫太小,又在长安城西侧修建了更为华丽的建章宫,并创造了一池三山的园林理念。

这个想法来源于先民神话,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仙人们长居于此,并掌管着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时期曾多次派人寻找最终都无功而返。受到启发,汉武帝在建章宫中开挖太液池并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借以祈求长生不老。此后,无论是在大明宫,还是颐和园,都可以看到一池三山的园林布局。

从汉墓中发现的建筑类冥器让我们对汉代居所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他们的建材更完备,技术更成熟,可以建起高楼,也可以搭出庭院。

目前出土最高的汉代陶楼达到七层

另一个来自汉墓的收获叫做阙。阙同缺,设置在入口两侧形成一个缺口状,用以标识此地的重要性。比如故宫午门两端向外伸出形成U字型,便是它的宫阙。位于四川雅安的高颐阙发现于墓道两侧,称为墓阙。

乱世营造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一时间宗教类建筑开始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始建于16国前秦时期,历经7个朝代形成的世界最大、也是最瑰丽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了。

进入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朝代更迭,但依旧止不住佛教蓬勃发展的脚步。不过全民信佛也带来了不小的社会危机,寺庙里的僧徒越来越多,不交税不种地也不当兵。于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灭佛,烧毁寺庙,驱逐僧侣,许多的佛教木制建筑在当时毁于一旦。

但由于佛教信徒实在太多,拓跋焘的后代们最终再次恢复佛教,并开始修建难以焚毁的石窟寺,令这些佛教瑰宝永久流传下来。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高僧圆寂后,舍利需要建一座塔保管起来,这是当时时兴的另一类宗教建筑。位于河南郑州的嵩岳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一座十二边形塔。这种形制的塔叫做密檐式塔,每层间隔都很窄,不具备观光功能。

隋唐建筑

公元581年,杨坚终结了大分裂时期,在西安定都。当时隋朝的都城叫做“大兴城”,出自著名建筑学家宇文恺之手,是一座非常符合周礼考工记的理想王城。当唐朝取代隋朝后,李渊并没有毁坏都城,而是进行了扩建,使其更加符合《周礼考工记》的描述。

隋长安和唐长安

在唐朝,有一座非常重要的建筑,它推翻了日本人宣称中国没有唐代建筑的说法,这就是位于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宋辽建筑

北宋时期,政府推翻了里坊围墙,取消了宵禁制度,生意从街头做到巷尾,从白天持续到深夜,汴京俨然成为了一座不夜城。

在这样一个勇于突破传统的时期,人们对建造的技术和审美都有了更成熟的认识,也为后世留下许多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

隆兴寺

石家庄正定县的隆兴寺号称北宋名刹之首,其中的摩尼殿尤为特殊,在重檐歇山顶上,四面又各出一歇山式抱厦,形成雄伟中不失轻巧的风格。这种建筑样式后来流传到日本等国,却在中国遗憾失传,使摩尼殿成为孤例。

摩尼殿

歇山顶:屋顶上有个分叉

重檐:两层屋檐

抱夏:围绕堂屋的侧室

在隆兴寺的转轮藏殿,还留存着中国现存最古老而且可以转动的佛经书架,它被设计成下檐八角形 、上檐圆形的亭子,上面的梁柱斗拱都制作得精巧细密,令人赞叹。

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同样声名远扬。在圣母殿里有木雕盘龙8条,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被钉子牢牢固定在柱子上,形成皇家祭祀类建筑才有的特殊设置。如今,这8条盘龙作为现存最早的木构件,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宝。

和晋祠圣母殿相伴的国宝,是位于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座连接圣母殿与献殿之间的十字形桥,纵向平稳,横向微斜,侧面望去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鸟,倒映在碧波微漾的鱼池上,给人以自然灵动的美感。

北宋时期虽然国力昌盛大兴土木,但由于工程没有规范,常常出现官吏偷工减料从中贪污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宋徽宗命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但这本书的主旨并非原创,它源于五代末期工匠俞皓的《木经》,传递出一套普适又灵活的建筑理念:模数制。

也就是将所有木材分为8个基本规格,称为八材。当你需要建一座房屋时,选择相应规格,套用在不同公式里,便能准确计算出各种构件的尺寸了。

此外,它也对人工进行了规范,每个构件的加工、运输、安装需要多少人都能计算出来,而且这些公式并不是生搬硬套,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它也会因地制宜地给出参数加以调整。

随着大宋崛起,辽代建筑在继承了唐朝的宏伟粗犷外,也逐渐吸收了宋朝的细致婉约,为后世留下了国宝级精品建筑:应县木塔。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齐名的世界三大奇塔之一。这座塔看起来只有5层,实际上每层之间都设置了暗层,所以实际上有9层,相当于20多层的现代建筑,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震撼感。

应县木塔斗拱模型

屋檐的每层都在逐层向内收缩,随之斗拱的做法也各有不同,创造出独具禅意的优美轮廓。据说应县木塔有50多种斗拱类型,占据目前发现总类的一半,是名副其实的斗拱博物馆。

据明代史料记载,这里共发生过7次地震,其余建筑全部毁灭,只有木塔安然无恙。不过遗憾的是,近代一个县长为了风水拆去了各层塔身外檐的墙和墙内的斜撑,使其失去了稳定结构开始倾斜,如今比萨斜塔的倾斜角才4度,而应县木塔却已将近10度了。

元明清时期建筑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王朝,并于次年迁都北京,从此开始了元大都的城市规划。朝代更替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焚毁,也因如此,中国历史上所有规模宏大的宫殿,都走向了同一个结局。庆幸的是,清王朝并未这样做,它为我们留下了这座建筑艺术瑰宝,也让那段历史从此有迹可循。

当代中轴线

在古代,帝王的天宫在紫微星,而皇宫又属于禁地,因此建好的宫殿群被取名为紫禁城,而在它的背后,正是朱棣为镇压元代“王气”而修筑的“万岁山”。

如果你要去故宫游览,有几个关于建筑的有趣设计,一定不要错过!

斗拱(木作)

斗拱起源于汉代,不仅能支撑屋檐防止雨淋,还能增强受力、抗击震动,因此体积很大。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材料和技术都趋于成熟,房屋也有了防水功能,斗拱变得精巧起来,反倒成了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明清官式斗拱模型

台基(石作)

穿过太和门,会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三层汉白玉高台,它承载着紫禁城三大殿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座高台每层皆做成象征佛教宇宙中心的须弥山样式,四周装饰着汉白玉栏杆,每根的望柱上都精雕细琢着龙凤纹饰。

栏杆下方,有只伸出的蛟龙头,称为螭首,每到雨天,它们便会用嘴排离雨水,形成千龙吐水的壮景。

屋面(瓦作)

帝王宫殿屋以面黄色为尊,王宫府第用绿色,黑色一般用于祭祀,所以故宫用黄色琉璃瓦,恭王府银安殿用绿色,而先农坛太岁殿则用黑色。

同时,作为区分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标志之一的吻兽也在紫禁城中有着最全面的表现,例如正脊两端的鸱吻、垂脊上的琉璃小跑和歇山顶垂脊下的垂兽。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中和殿、保和殿的戗脊上都安置了9只小兽,如何能显示出太和殿的最高级别呢?工匠们就在最后又设置了一只绝无仅有的动物,像只猴子,手持避雷针,人们称它为行十。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创造了无数天人合一的工艺与理念,直至今天,其中许多方面仍可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0)

相关推荐

  • 应县木塔,中国第一木结构建筑,再过35年就1000岁了

    一路从恒山自驾过来,快到应县时,远在高速口往县城眺望,释迦塔已成视线中唯一高耸之物,矗立在湛蓝的天地间.释迦塔全称佛宫寺,位于应县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复杂最卓越的木结构建 ...

  • 世界最高木塔正在倾斜,千年国宝修缮困难重重

    中国有一座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它就是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高的木塔,也是唯一的木构塔式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距今有1000多 ...

  • 行走山西(16)世界最高千年木塔

    玛娅 2020-02-06 阅读 480 关注 这是迟到三年多的游记. 我喜欢在旅途中分享一路上的见闻和心情,因为它记录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 - - - - - - - - - - 2016年1 ...

  • “世界三大奇塔” 应县木塔,走进三晋古城,看“全世界最高的木塔”

     国内游  定格在那一瞬间YSJ 应县木塔 图文作者:安宇(暗香飘雨) 从恒山下来,简单午餐之后,驱车下一个奇观~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qu ...

  •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抗灾防震之迷

        我国古代佛教建筑有很多难解之迷,特别是其抗灾防震性能令现代人望尘莫及. 独乐寺 天津市蓟县独乐寺,其中的观音阁柱子是一截一截叠起来的.清康熙年间曾发生一次8级地震.1976年又发生唐山大地震. ...

  • 这座备受关注的木塔,到底有怎样的奥妙?为何被称之为国宝?

    文/王狰 应县木塔高67.31米,相当于现代20余层楼高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西北部,交通便捷,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建造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 ...

  • 一篇文章带你看完增肌所有知识点!

    大家好.我是本号的作者.白泽. 从最初的110斤到现在的160斤.走过很多弯路.经历过吃到吐却不涨肌肉的痛苦.也经历过一天两练效果也不明显的迷茫.从120斤长到140斤我用了两年,而后疫情掉到了130 ...

  • 别找了!就这一篇文,带你看完《我和我的祖国》全部7个故事预告

    9月24日,国庆档献礼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发布了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题曲MV. 虽然对王菲的演唱风格和技法网友们褒贬不一,但随着国庆节的日渐临近,这部<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在王菲MV ...

  • 新iMac、新iPad Pro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苹果春季发布会

    苹果春季发布会 新iMac.新iPad Pro- 修仙一时爽,一直修仙一直爽 大家好,今天又又又是早上和各位见面的一天,原本以为要鸽掉的发布会终于还是和我们见面了,这该熬的的夜终究是没能躲过去. 有多 ...

  • 一篇文章带你看尽明代草书

    明代像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 明代书法,草书成就最为突出,书者甚众,风貌各异,令人目不暇接,大多数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意趣.透过那许多痛快淋漓.纵横奇崛的书迹,我们极易捕捉明代书家们丰富复杂的内心 ...

  • 修缮古建筑柱子,一篇文章带你看明白!

    在传统木构建筑中,柱.梁.枋.檩.板.椽构成了整个房屋的承重构架,作为支撑这个骨架的柱子,屋面的所有重量都要通过它来传递到基础,所以,柱子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由于柱子直接与地面.墙体 ...

  •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紫砂泥料的分类!(太全了)

    关于紫砂原矿料介绍 文丨砂海墨韵 宜兴紫砂矿料在过去许多文献资料上都以分紫泥.绿泥.红泥.段泥四个基本大类,而其中又各有矿料制作成壶,名称也不尽相同. 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原矿料图文解析. 紫泥 ▲ ...

  • 紫先生—紫砂壶:一篇文章带你看懂紫砂泥料!长知识的时候到了

    紫砂器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半烧结精细炻器制品.而所谓的紫砂并不都是紫色调的,除了紫泥之外,还有绿泥.红泥.段泥等等,我们将其统称为紫砂泥. 紫砂器具之所以能够人尽皆知,经久不衰,首先就是先来源于紫砂原料 ...

  • 无论多么高级的厨刀,都离不开磨刀石。一篇文章带你看懂日本砥石

    厨刀无法离开的伙伴·砥石 砥石说到底,虽然只是为了磨刀而存在的辅助道具,但就因为这块石头的存在,却能让厨刀的品性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日语有云[刃物,会选择自己的使用者以及适合自己的砥石.] 砥石 用心 ...

  •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苏州园林造园的格局

    苏派传统民居是苏南地区明清时期流行的民居,是南方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的特征.苏派民居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朝阳,夏季迎风纳凉 ,充满了江南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 古人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