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万农民工撤离工地!从业年龄上升到42岁,未来的大楼谁来建?

据国家统计局4月30日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2020年时,全国共有农民工28560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了517万人。在2008年时,我国的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4岁;到了2012年的时候,我国的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7.3岁;而到了2020年时,我国的农民工平均年龄却上升到了41.4岁,也就是说,在短短的12年间,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已经提升了7.4岁。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将近3亿的农民工当中,起码有五千多万农民工在从事建筑业。在去年减少的517万农民工中,基本上全部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也就是说,已经有517万农民工撤离了建筑工地。

如果有谁愿意到建筑工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恐怕就会发现:现在留在工地上的农民工多为年龄比较大的农民工,一般很少能够看到80、90后的年轻人,建筑行业基本上没有注入新鲜血液。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再涉足建筑行业呢?

一、干工地没有面子

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贫困打上了交道。为了使家人都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他们在做各种能够赚钱的职业选择,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人脉关系,因此,可供他们选择的职业很少,在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有放下“面子”,去了工地。

而现在的一部分年轻人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同,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赶上了经济大发展的浪潮,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他们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苦,因此,他们把自己的“面子”看的非常重要。在一部分年轻人看来,干工地都是一些没“出息”的人,社会地位很低,很伤“脸面”,因此,他们宁肯无事可做,也不愿意拉下脸面去干工地。

二、干工地没有前途

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从来不为自己的所谓前途进行考虑,在他们看来,只要靠自己下力能够赚到钱就行,因为有了钱之后,家庭的生活状况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子女就不会受罪,所以,“前途”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现在的一部分年轻人则不同,他们总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要干一番事业,如果去了工地,如果整天面对钢筋混凝土,是没有前途的,是难以干出一番事业的。因此,他们时刻徜徉在自己的梦境中,宁肯日复一日地闲着,也不愿意去工地上班。

三、吃不了干工地的苦

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因此是不怕吃苦的,他们最害怕的一种苦就是没有钱的苦。

而现在的一部分年轻人则不同,他们从小就没有吃过苦,他们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旦让他们到工地上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于是,他们宁肯找不到工作,也是不愿意到工地上班的。

以上三点就是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再涉足建筑行业的主要原因了。

但是,没有工地,就没有大楼,没有大楼,人们就会居无定所,因此,工地将会永远存在,大楼还将继续盖下去,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再涉足建筑行业,那么,未来的大楼谁来建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