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邪治法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相关推荐
-
通经除痹汤:
通经除痹汤 [配方]:丹参15克.当归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0克.地龙10克.制川乌10克.南星10克.连翘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能 ...
-
《伤寒杂病论》对《内经》治则、治法理论的发挥(上)
<黄帝内经>确定了中医治则,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及治病求本的原则.在治法方面,则更为丰富,如对正治法.反治法.虚实补泻法.汗法.吐法.下法等都有原则的论述 ...
-
刘献琳基于叶天士“清上实下”治法理论运用乌菟汤治疗不寐经验探析
第 1633 期 作者 / 1姚鹏宇2吕翠霞3陶汉华1辽宁中医药大学2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3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陶汉华传承工作室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 ...
-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二)
郑晓红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 138 号,210023) 本文刊于<中医杂志>2019年6月第60卷第12期 [摘要]认为气是天人合一的物质基础, ...
-
《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关系
--一例便血症的治疗引发的思考与感悟 最近治疗一例便后下血的患者,引起了很多的思考,可谓浮想联翩,记载如下,希望同道指正. 患者15岁,男,面色苍白,貌似贫血,体型细高,典型的豆芽菜体型,畏寒怕冷,手 ...
-
阴阳五行理论,来源于河图洛书,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哲学观
阴阳五行理论,来源于河图洛书,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哲学观
-
中医自《黄帝内经》开始,她的理论体系就正...
中医自<黄帝内经>开始,她的理论体系就正式形成了,不过在<黄帝内经>之后,又出现了一部医学经典,名叫<难经>,这部中医经典不仅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
-
论证《黄帝内经》是当代最高层次的生命科学理论体系【下】
2019年11月10日 18:05:00浏览:27824次来源:世界华人报
-
《周易》通贮理论与《黄帝内经》生理学相关的探讨
通贮理论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之一.<黄帝内经>完全继承了这种思想,并创造性的用于阐述人体生命全过程,说明疾病病理变化,制定治疗学原则,指导养生防病等方面.因此,研究<周易 ...
-
中医起源:《黄帝内经》,古代中医理论体系观念演变。
中医起源:《黄帝内经》,古代中医理论体系观念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