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乔帮主 乐 / 古风
小朋友们,各位粑粑麻麻们,从今天开始,乔叔叔又要给你们讲唐诗的故事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乔叔叔希望你们能在古诗里感受到诗意语文的魅力,理解古诗的各种典故,同时,还能了解到每首唐诗的地理、历史、动植物、城市等丰富多彩的知识,同时也会通过精选的书法、绘画、邮票、歌曲、童谣、美图等形式让你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乔叔叔用心写,希望粑粑麻麻用心读,希望小朋友们用心听,如果你们觉得好,请推荐公众号夜读日思给你们的同学、同事和好朋友们,分享是一种快乐!爱你们!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草,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李绅的一生
就在今天,袁隆平爷爷去世了,91岁。他光辉的一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铭记的,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忘了他,他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没有他,我们会吃不饱饭,他去天堂种水稻了,今后,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更加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啊,好好吃饭,不要浪费粮食。今天,根据这个重大事件,我们讲讲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重要的诗人,他叫做李绅。很少有人讲他的故事,很多老师也是讲青年时的李绅,后来的他怎么样了,老师基本不讲了,因为这个人褒贬不一,各种传说混杂,令人难辨真伪,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还原这个略显神秘的复杂混合体诗人。李绅的家世并不普通,爷爷李敬玄曾经当过宰相,父亲是官二代,做过乌程县县令,他算作是官三代吧。人有旦夕祸福,他的命运在五岁那年发生巨变,父亲去世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和所有失去父亲的孩子一样,他尝尽了生活冷暖,感受了世态炎凉,在底层社会的接触中,也了解到不如他的那些老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芽出朴素的悲天悯人情怀。直到十五岁,他才安稳一些,能够好好读书了,据说,那时候就在无锡的惠山寺读书。如果你现在去旅游,也许能找到那座寺庙呢。因为诗文做的很好,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一些小名气。他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成为人上人,感觉到科考是唯一的出路,就如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样,只有通过,才能成为铁饭碗,不至于忍饥挨饿。虽然名气和实力都够了,但是仕途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算是大器晚成吧,考了两三次都没考中,为了方便学习,只好寄居在好朋友元稹那里,元稹是谁呢?就是写出了“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那位高手诗人。一直到34周岁,李绅才中了进士,放在现在,也是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的最后一年才考上,你就知道他多不容易了。还好,终于进入体制,当了国子监的助教,犹记得,2017年乔公子去北京跑国家级项目曾经路过北京的国子监,一晃,四年过去了,不知道那里可否安好?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有一年回乡省亲,算是衣锦还乡。很巧,遇到了同榜进士李逢吉,结伴同游,登上亳州的观稼台,回忆当年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种种际遇,不由得诗兴大发,吟诵出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的名字不错,现实里,他却是一个暗黑系,把两首诗呈现给了皇上唐武宗李炎,污蔑李绅写反诗,因为还有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还好,唐武宗是个明君,看出来两首《悯农》诗中描述的百姓的苦难,深居宫中不知民间疾苦,同理心拯救了李绅,不但没有获罪,还提拔重用了李绅。乔公子写文章也是如此,写过很多好文章,也写过一些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不过也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做文章,暗中也吃过不少苦头,就连写唐诗这样的冷门文章也会被认为是借古讽今,呜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再好再优秀的人也容易被针对、被挑刺,人生常态,但愿也能和李绅一样逢凶化吉吧。初入朝堂的李绅很单纯,也很孤勇,对百姓苦难感同身受,也敢于批判种种弊病,满腔热血,报国之志让他无所畏惧。48岁,李绅仕途顺遂,担任翰林学士,党派斗争中获胜,平步青云,担任了御史中丞,相当于中纪委副书记,又担任过户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主管财政、税收、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门的国务院副总理。志得意满的李绅渐渐迷失自己,生活奢华的不像样子,名声渐渐不好,现在看来,也要辩证的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得罪人太多,被刻意抹黑,因为他的为官生涯一直都属于严吏,姑且存疑。四年后,党派斗争中他们一伙暂时失败,他也受到牵连,被贬为端州司马,相当于地级市常委秘书长,可谓待遇一落千丈。九年啊,漫漫长夜中,他写的诗大部分都是愤懑的情绪。相信那时候的他一定在积蓄能量,一直在韬光养晦,期待东山再起,还好,因为斗争还在继续,九年后的一天,当初那个靠山李德裕又被重用了,官至宰相,重新启用了老部下李绅,一路提拔,从地级市市长到省委书记再到中央,被封为赵国公,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后来,因为中风,辞官,相当于退居二线,退长还员,后来的后来,又重新担任淮南节度使,相当于省委书记,74岁,病逝于扬州。赠太尉,谥号文肃。一是正直严酷。功名未显赫之时,因为镇海节度使谋反被李绅看穿,不肯撰写与朝廷抗衡的文书被问罪,差点被砍了,关在大狱,最终在镇海节度使李琦被剿灭后被解救出来;有个族人李虞跑官要官,被李绅呵斥,令李虞恼羞成怒,联合前面说到的那个李逢吉,还有一些被李绅整治过的官员们,组成了“八关十六子”小集团,极尽所能迫害李绅,导致他一贬再贬,差点将他置之死地。二是李绅本身也有缺陷,性格暴躁,刚烈直猛,缺乏领导艺术。三是李绅骄奢淫逸,不一定很严重,但是被抓住过小辫子,洁身自好做的不好,掌握权力以后太高调。辩证来讲,乱世重典,也是不得已,藩镇割据之时,天灾人祸不断,不用重典,不足以力挽狂澜。反观李绅治理过的地方,每当离任,当地百姓无不百里相送、依依不舍,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也侧面反映出李绅不简单,有担当、有能力、有魄力、有大局观。因为对那些不务正业、懒政怠政的官员过于严厉,动了那些人的奶酪,被扣上“酷吏”“奢靡”“暴躁”等各种帽子也属正常,那时候也没有现在容错机制、查核不实保护机制等,难免被后来人误解歪曲。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具体人身上都会有缺点和不足,多面性才是一个人的常态,他的褒贬不一,恰恰印证了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被针对、被打击、被误解、被解构的必然性。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多看看一个人、一个诗人身上的闪光点,再来品品李绅年轻时候那首越嚼越香、妇孺皆知的诗:咬文嚼字讲唐诗
小朋友们,锄,读作:chú。汉字基本字义是铲除的意思,也是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如锄头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你们懂了吗?估计很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应该都没用过锄,看看上图,了解一下吧。
【禾】
小朋友们,禾苗,主要指谷物类种子的幼苗,农耕时期,农民先利用一块土地培育种子,在培育期间生长的幼苗,泛指为"禾苗"。禾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将其施种到新开垦的水田中,待其成长和开花到成熟。
【盘】
小朋友们,盘子,指盛放物品(多为食物)的浅底的器具,比碟子大,多为圆形。多数为陶瓷品,也有金属制品,可以在上面放东西。用盘子盛菜时,夹起菜来比较方便,散热也比较好。
【餐】
小朋友们,餐,中国汉字,读作:cān,是形声字,从食残声,本义为吃饭,《说文》,"餐,吞也",《广雅》,"餐,食也",《方言》注,"昼饭为餐,晚饭为飧"。引申出三餐、餐饮等。
亲爱的小朋友们?读了这首李绅的《悯农》,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背下这首诗了吗?可以让爸爸妈妈帮你录下来发到乔叔叔的电子邮箱里,下次,我把你的录音发在我的文章里,好吗?希望每首古诗都能让你学到知识,获得乐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提升你的眼界,乔叔叔爱你们,像爱慧慧一样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