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盘龙城遗址出土一国宝玉器,如今却成了我们的装修材料
相关推荐
-
玉质锥形器<有关良渚古城的最新发现>
在良渚文化墓葬中,发现有一种精致光润的玉质锥形器随葬品,据统计出土数量已达百余件.在东南沿海尤其是江浙沪一带的文物市场常有遇见所谓锥形器,指的是一种器身修长横断面呈方或圆形,其柄端上部多收缩成一短榫头 ...
-
孤品绝藏的文物,出土后便引人注目,43年间只展出过一次
我们往往自豪于祖先曾经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也曾经为博物馆中精美绝伦的文物说折服.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对前人的了解,真的只是只鳞片爪.还有车载斗量的文物等我们发掘,璨若星河的文化,等待我们 ...
-
中国玉器孕育期
声明:文章摘自中华艺术网,仅为转载,侵权可联系删除. 从考古发掘可知,旧石器时代尚不见玉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在选择.打制.琢磨石器的劳动过程中,才逐步认识了比石材美丽的彩石.这种近似玉质的彩石 ...
-
盘龙城遗址出土很多青铜器,却意外得了传染病,最后被专家破解了
盘龙城遗址出土很多青铜器,却意外得了传染病,最后被专家破解了 文 | 韦爵爷 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是非常重要的商代历史遗迹.专家们在这里出土过许多名贵的青铜器.然而,这些青铜器出土之后却存在了一个问 ...
-
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青铜器精品
位于武汉黄陂盘龙湖畔的盘龙城遗址,距今3500年.它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露于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名闻中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1954年被发现以来,一代代文物工作 ...
-
盘龙城遗址出土绿松石制品,被誉为“补天之石”的称号
松石 集"石"的质朴及"玉"的温润于一体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 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 深受古今中外人士的喜爱 ▼ 在远古的民间传说中 绿松石是女娲补天所用的五色石 ...
-
“王”字如何演变过来的?跟随记者探访武汉盘龙城遗址涨知识
“王”字如何演变过来的?跟随记者探访武汉盘龙城遗址涨知识
-
盘龙城故事 ▎如果城墙还在,盘龙城遗址的旅游应可以比肩黄鹤楼吧!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01 今天谈谈盘龙城规划. 相对于横店和前川,盘龙城规划更改的不多,但我们仍然能从不同时期人们对盘龙城地区的定位,看黄陂南部发展思路的变化. 02 无论有无盘龙城遗址,黄陂南部都会 ...
-
找回骄傲!每个黄陂人都应该去一次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谈起历史,好像和黄陂没什么关系. 虽然盘龙城发现了长江流域最早的商代古城,号称"武汉文明之根",但是市内外知道的人似乎不多,除了宣传上用力不大之外,部分地域狭隘主义者死抱着黄陂直到 ...
-
考古泰斗邹衡力挺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于2019年元月正式开馆,基本陈列"江汉决决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于2020年5月18日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其中,遗址博物馆隐匿于公园之中,又与遗址 ...
-
万里茶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盘龙城遗址将再获国家级荣誉
截至目前,军运会前需完工的5大类14个建设项目已全线开工,正在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长航军代处船运大队征拆.汉口江滩花鸟市场腾退工作以及江岸区沿江建筑立面整治工程未达到时序进度,严重滞后,我办已多次协 ...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即将正式对外开放,商代宫城抢鲜看!
12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树华一行来黄陂区调研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设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国良.副主任魏益琨,区政协副主席陆建军陪同调研. 胡树华一行实地察看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项目施工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