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专刊】‖ 凝聚文学力量再出发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天津散文研究会原定于1月中旬举行“2020年会暨2021年迎新春联谊会”,由于防控疫情原因,为响应天津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号召,经研究暂取消此次线下会议。有关的会议材料,拟通过平台发出,略作弥补,包括年会报告、会员与文友新年感言、纪念创会创刊10周年荣誉证书等。近期还收到国内外友好团体和数十位文坛知名人士的贺信、贺词,本刊将陆续刊发以作答谢,同时感谢会议承办单位河东区图书馆及提供保障服务的有关同志。——编者

凝聚文学力量再出发

李锡文

我们这个迎新联谊会,也是过去一年的年会。

2020年已经过去了,这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我们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波及面积最广的新冠肺炎,人类正在经受痛苦。我们研究会的同志们也都经历了这场灾难,好友重逢,真是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将心比心,将事比事,我们感到庆幸,也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研究会在疫情高峰之后,在继续出刊、办好微刊、组织活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要向部分会员、主要编辑和保障人员以及给予重要支持的好友颁发荣誉证书,这是为了纪念研究会和刊物创办十周年而做出的决定。这里,向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宝树老师、会长崔建良老师,向跟随研究会步伐不断进取的每一位会员、编辑人员和热心文友,表示衷心感谢和祝福!

这一年,也是我们研究会不寻常的一年。我们在运行发生各种问题的情况下,总结过去,开始了调整改组的步伐。对我们来说,调整首先是生存的需要。调整改革,从来就是有阻力有困难的。有利条件是:绝大多数会员都是热爱我们这个集体的,都是希望这个集体好起来的,都是支持新班子工作的;多年来,本市和各地的很多文坛好友也都在关注和默默支持我们。这是宝贵的资源,是精神的力量,是坚定信心的重要支撑。

散文研究会说到底,是个为热爱文学的朋友们服务的团体,也带有公益的性质。大家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付出精力和体力;会员同志不顾年高体弱,克服各种困难,冒着酷暑严寒参加活动,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了人生的精神追求,走到了一起,这是很大的缘分,是不可代替的缘分。我多么希望,我们这种缘分能够长久下去,把美好永远留在心中;多么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文学之缘汇聚成巨大洪流,推动着每一个人不断走向光明和幸福。我们因文学的活力和共同的价值观而年轻,永远年轻。

新的团队,将参照有关单位的做法,尽快制定完整的章程、活动细则、发展会员办法等文件。今后涉及重要文件制度,包括会费标准和执行方式,都将向主管部门报备。同时,年度内还将有一系列的会员活动计划,包括线上专题征文、线下的散文创作交流、外出学习参观、附近地区文化旅游采风、与淄博市大爱文学交流中心、河北省采风学会等单位合作联动等等。

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之下,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文学创作交流环境,以提高创作水平为目标,坚持包容互爱,充分尊重会员的个人选择和特长,充分发挥会员的能动作用。希望大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各项活动,每个人都要做团结的模范,团结协作、正直向上、甘于奉献,是我们研究会的精神力量,也是考核管理团队和会员的重要指标。研究会是一个整体团队,只有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才能建成一个和谐向上、具有素养的文学队伍,才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研究会和刊物从无到有,走过辉煌而曲折的十年。我还清楚记得,十年前在和平区一个不大的房间里,张宝树老师说起办刊的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当时我说过而且确信,这对于文学和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从那一刻起,我始终被感染着,被作家的执着精神所感染,被文学的力量所感染;我也始终尽一己之力做点什么,尽管因能力所限而无大作为。

十年,也许是一个节点、一个句号,这个句号也许并不圆满,甚至有不少的遗憾,但并不妨碍我们有缘人的重新组合与凝聚。新起点,新征程,“而今迈步从头越”,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们凝聚起文学的力量,再出发吧!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万事如意!向家人问好,提前给大家拜年了!

(本文摘自2020·年会讲话,作者为天津散文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田光兰

制作:陈彩洁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