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可叹的乡村教师

1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教师成了众矢之的。当下,对教师的声讨不绝于耳,对教师的谩骂也处处可闻。

教师这个群体引起公愤的,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内不讲,校外讲。”二是媒体上曝光了某些教师的师德问题。让大家对教师误解的,大概有三点:一是教师每天就那几节课,工作上轻轻松松;二是教师的节假日很多,三是教师的待遇很高。

被声讨不可悲,被谩骂也不可叹。久而久之,整个教师群体便被妖魔化了,为教师说几句公道话的声音听不到了,这才是可悲可叹之处。

2

“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内不讲,校外讲。”这种现象在城市确实存在,在乡村几乎没有。教师这个群体中,占大多数的是乡村教师。不能因为某些乱象的存在,就不断地往教师这个群体身上泼脏水。

百分之九十的乡村教师从未参与过校外补课,即便极个别的老师想办一个校外辅导班,也收不来学生。面对这些声讨和谩骂,乡村教师们无言以对,倘若辩解一下,只会招来更多的声讨和谩骂。他们只能自我解嘲: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

3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教师这个群体中出了个别师德败坏之人,受到法律的惩罚是天理所在。试问哪个行业的群体中没有败类?相对而言,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教师这个群体的圣洁程度是最高的。不能因为一部分害群之马的存在,就一杆子打倒整个群体。

4

大部分乡村小学教师和教学班的配备比例是一比一点五,也就是说两个教学班只配备了三名教师。教语文的老师要教英语和品德,教数学的老师还要教科学。除此之外,还有体育、音乐、美术和劳技课。

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和试卷,制订计划,写业务笔记和政治学习笔记,书写没完没了的材料,填写五花八门的表格,完成各种各样的政治任务……即便是没有学生寄宿的学校,大部分乡村教师晚上十点前没有睡觉的福分。晚饭后,还要继续为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5

大部分乡村小学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开始早读,下午六点放学,期间的这十一个小时就是教师每天的正常上班时间。即便是下课之时,依然需要在校园里照看学生,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扣除星期天和法定节假日,其他行业每年上班248天,每天按8个小时计算,每年上班1984个小时。教师每年上班210天,每天按11个小时计算,每年上班2310小时。国家规定,每位教师五年之中必须参加360个学时的培训,每个县还为此设立了一个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这些培训,占用的是星期天或者寒暑假。

6

说一说教师待遇吧。新上岗的老师,月薪1700左右,教龄10年的老师月薪2500元左右,教龄20年的老师月薪3000元左右,教龄30年的老师月薪3500元左右。加上国家给每位乡村教师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补助,一共多少?

算来算去,倘若没病没灾,这一点工资还是可以糊口的。倘若父母不需要尽孝,这点薪水还是可以撑下去的;倘若子女不需要上大学,这点工钱还是可以支应的。

很多人会说:嫌工资低可以辞职呀!近几年,每年都有考取了教师编制后,主动放弃的。还有不少辞职的老师,有刚刚上班一周的,也有上班一两年的。

7

农村不少当父母的年轻人到外地打工去了,把监管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了乡村教师们的身上。老师们对学生没有惩戒的权力,只有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只能整天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即便如此,乡村教师们时常看到的却是村民们鄙夷的眼神,偶尔还会听到恶言恶语。这份鄙夷来自于教师群体的软弱,那些恶言恶语来自于对教师群体的误解。

8

“任他虐我千百遍,我却视他如初恋。”让乡村教师们得到的心理安慰是一直把“学高为师,品正为范”作为人生信条,没有违背走上教书育人岗位时的那句誓言。

让乡村教师们心理上得到宽慰的是离父母不太远,可以在农活较重的时节利用节假日替父母分担一点儿,可以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很快赶回去,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给父母多尽点孝。

每一位乡村教师都是一棵四季常青的松柏,每一位乡村教师都是一个点燃梦想的火把。向乡村教师们致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