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纱布方治疗宫颈糜烂1000例

商静瑶 指导:王乐天

笔者自1981年以来,以蜂蜜纱布方治疗宫颈糜烂1000例,效果满意。
 

一般资料
  1000例患者年龄为最小17岁,最大61岁,其中26~35岁的经产妇891例,占89.1%。病程6个月~20年。糜烂为Ⅰ°者213例,Ⅱ°者478例,Ⅲ°者309例。
  

治疗方法
  用80°炼蜜500g、枯矾50g、冰片5g,混合搅匀,再将4cm×4cm8层无菌纱布方在药蜜中浸透,装于瓶中备用。
  治疗时先用6%明矾水1000ml~2000ml反复冲洗**,再取蜂蜜纱布方1块塞入**抵达宫颈,晚塞晨弃,7日为1个疗程。
  

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978例痊愈,22例好转。痊愈病例中经1个疗程治愈者615例,2个疗程治愈者310例,3个疗程治愈者53例。
  

典型病例
  患者30岁,因带下2年而来诊。诊见**内淡黄色脓性分泌物,粘稠臭秽量少,子宫颈肥大,糜烂面呈颗粒状凸凹不平,大小占子宫颈面积的2/3,诊为子宫颈中度糜烂,颗粒型。予上法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复查,糜烂已愈大半,继续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宫颈光滑复常。
  

体会
  本方中蜂蜜可抑菌生肌,枯矾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等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冰片可清热除秽,加之明矾水排污止血,诸药相伍,疗效较佳。本方药物易得,制作简单,应用方便,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洋马医院,224300

枯矾
  又名煅白矾。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 
【性状】
  为不规则的结晶体,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易砸碎。气微,味微甜而涩。以色白、透明、质硬而脆、无杂质者为佳。易溶于水或甘油,不溶于酒精。水溶液显铝盐、钾盐与硫酸盐的各种反应。产甘肃、安徽、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性味】
   酸涩,寒。有毒。
  ①《本经》:"味酸,寒。"
  ②《吴普本草》:"扁鹊:咸。雷公:酸,无毒。"
  ③《药性论》:"涩,凉,有小毒。"
  
【归经】
   入肺、脾、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肺、肝二经。"
  ②《长沙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
  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①《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
  ②《别录》:"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
  ③《药性论》:"治鼠漏,瘰疬,疗鼻衄,治齆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痹。"
  ④《日华子本草》:"除风去劳,消痰止渴,暖水藏。治中风失音,疥癣。和桃人、葱汤浴,可出汗。"
  ⑤《本草衍义》:"火枯为粉,贴嵌甲,牙缝中血出如衄者,贴之亦愈。"
  ⑥《本草蒙筌》:"禁便泻,塞齿疼,洗脱肛涩肠。敷脓疮收水。"
  ⑦《医学入门》:"治耳卒肿出脓,目赤,目翳,胬肉,口舌生疮,牙齿肿痛出血,历久碎坏欲尽,急喉风痹,心肺烦热,风涎壅盛,作渴泄痢。兼治蛇蝎、恶犬、壁镜、驴涎,马汗毒伤。"
  ⑧《纲目》:"吐下痰涎饮磷,燥湿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蚀恶肉,生好肉,治痈疽疔肿,恶疮,癫痫,疸疾,通大小便,口齿眼目诸病,虎犬蛇蝎百虫伤。"
  ⑨《医林纂要》:"生用解毒,煅用生肌却水。"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2~1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阴虚胃弱,无湿热者忌服。
  ①《吴普本草》:"歧伯:久服伤人骨。"
  ②《本草经集注》:"甘草为之使。恶牡蛎。"
  ③《药性论》:"畏麻黄。"
  ④《本草衍义》:"不可多服,损心肺,却水故也。"
  ⑤《本草经疏》:"凡阴虚内热,火炽水涸,发为咽喉痛者,不宜含此。目痛由阴虚血热者,亦不宜用。"
  ⑥《本草汇言》:"泄痢日久,由于脾胃气虚;妇人白沃,由于中气下陷;营血不足以致寒热者,不宜用。"
  
【来源】
  外治方 
【原料】
  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
  
【制法】
  共研细末。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用麦(草)管或小纸管将药末吹入耳内,每日3次。
  
【功效】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 另外,新生儿出生两、三天后,每天洗完澡,用枯矾粉轻轻涂抹、揉擦其颈、腋、臂部及皮肤皱褶处,乃至全身皮肤,然后再用松花粉轻扑全身皮肤。其中枯矾粉一般用10-20天,松花粉则可长期使用。如果新生儿不用枯矾粉揉擦皮肤,只要孩子稍一出汗,身体的颈部、腋部、会**(特别是女孩)就会发生皮肤糜烂,而用枯矾粉揉擦过的孩子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制作蜜丸前,炼蜜的方法
一、蜜的特征与作用
  蜜有黄白之分。北方的蜜水分少,较浓稠;南方的蜜水分多,较稀薄。夏季蜜如清油状,半透明,有光泽;冬季呈半固体状,伴有淡黄色鱼卵状颗粒,或如炼猪油状。气芳香,味甜。蜜除了营养丰富,能防病抗衰老、延年益寿外,还有镇咳、缓下、润燥、解毒、矫味等作用。
  二、蜜的分类
  1.春蜜较多是洋槐、油菜、桃花、紫云英等花蜜,色淡黄白,黏度大,气清香,味甜,质量较好。
  2.伏蜜较多是枣花、葵花、瓜类等花蜜,色多淡黄或深黄至琥珀色,黏稠度大,细腻,气清香,味甜,质量较次。
  3.秋蜜较多是棉花、荞麦花等花蜜,呈琥珀色至暗棕色,气微臭,味稍酸,质量差。
  三、炼蜜的种类
  1.嫩蜜:将生蜜加热到105~115℃,含水量在20%以上,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黏性,取出用3~4号筛网滤过即得,其目的是去其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便于存放。
  2.中蜜:将蜜加热至116~119℃,含水量约10%~13%,淡黄色,有黏性。
  3.老蜜:将蜜加热到119~122℃,含水量在4%以下,红棕色,黏性强。
  四、蜜炙的方法
  1.药蜜同时拌炒炙法:将炼蜜加适量的开水稀释,拌入药物待**吸透,置热锅中不断炒至深黄色,以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
  2.先下蜜后投药拌炒炙法: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置锅中,待**烧沸后投入药物拌炒均匀,炒至液干呈深黄色而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
  3.先下药后入**拌炒炙法:将药物投入锅中炒热后,放入适量开水稀释的炼**拌炒,炒至深黄色而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
  以上三种方法可根据所炙药的药性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分别采用。
  五、蜜炙药物的作用
  蜜炙不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差异,这与药物性能和所含的成分不同有关,如甘草蜜炙(药100kg,炼蜜25kg)后可增强补气和中的作用;黄芪蜜炙(药100kg,炼蜜25kg)后可增强温肺润燥的作用;麻黄蜜炙(药100kg,炼蜜20kg)后,减弱了发汗之力而增强了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和表症已解而喘咳未愈的患者;百部蜜炙(药100kg,炼蜜13kg)后药性变缓和,并增强了温肺润燥的作用,多用于肺燥咳嗽的患者;款冬花蜜炙(药100kg,炼蜜25kg)后,一方面可以破坏其分解甙类的酶,增强甙类之稳定性,有利于药效保存,另一方面可增加甙元的溶解度,帮助促进吸收,同时还能增强其润肺镇咳的作用。
  六、蜜炙注意事项
  1.炼蜜一般指的是嫩蜜,加水量一般是蜜的1/3或1/2,根据药物的质地和季节,可灵活掌握。
  2.炙药前应核准药与蜜的数量比例,炙炒时先应用中火炒至药物浅黄色后再用文火炒炙,如出现蜜粘锅而糊焦时应马上将焦糊的蜜用净布擦赶紧,以保证炙药的质量。
  3.蜜炙的药物应装瓷缸中盖严,置低温干燥之处防潮,并注意防止发霉生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