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特效穴:龈交

龈交为经穴名(Yínjiāo GV28)。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原作断交。属督脉。龈交是督脉、阳明的交会穴。龈即齿龈,交即交会,此穴在上齿龈中缝,为督脉和任脉的交会处,故名龈交。龈交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如额颊中痛,面赤颊肿,面部疮癣,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目生白翳,鼻中息肉,鼻渊,鼻窒,口歪,口噤,牙疳,项强,牙龈肿痛,牙关不开,口噤,齿衄,鼻衄,鼻塞,目翳,目赤疼痛,面颊赤肿,痔疾,癫狂,痫证,腰痛,黄疸,心烦,心痛,齿龈肿痛,口㖞,口臭,齿痛,口舌糜烂,鼻瘜肉,鼻痔,目泪,多眵赤痛,颊肿,面部疱癣,腰扭伤,颈项强,头额痛,心烦痛,齿龈炎,角膜白斑,小儿面部湿疹,癔病,心绞痛等。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龈交一。

穴名解

龈即齿龈,交即交会,此穴在上齿龈中缝,为督脉和任脉的交会处,故名龈交。

龈,同“止斤”,《说文》:“龈,啮也。”止斤,齿本也,指齿根肉也。交,有交会之义。本穴适当口内门齿齿根部,为任督二脉与胃阳明经交会的地方,故名之。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循鼻入上齿中”。本穴有二,在上下门齿正中缝隙中,为唇系带与齿龈相结合处,唇齿相交之所,上者属督,下者属任。

所属部位

齿龈

龈交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龈交穴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龈交穴位于上唇内,上唇系带与上牙龈的交点。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取穴。

龈交穴位于口腔前庭上唇与齿龈之间,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

龈交穴的取法

龈交穴位于上唇内,上唇系带与上牙龈的交点。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取穴。

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正坐仰靠位,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间移行处取穴。

快速取穴:唇内的正中线上,上唇系带与上牙龈相接处即是龈交穴。

龈交穴穴位解剖

龈交穴下为上唇系带与牙龈之移行处、口轮匝肌深面与上颌骨牙槽弓之间。布有上颌神经的上唇支以及眶下神经与面神经分支交叉形成的眶下丛和上唇动、静脉。

层次解剖

上唇系带与牙龈之移行处→口轮匝肌深面与上颌骨牙槽弓之间。

粘膜→粘膜下层。

穴区神经、血管

有上颌神经和上齿槽动脉分布。

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静脉。

龈交穴的功效与作用

龈交穴有清热泻火、开窍明目等作用。

龈交穴具有宁神镇痉、清热消肿的功效。

龈交穴有清热利湿之功。

上下齿缝虽不连接,由于人中、承浆两会穴,手足阳明两经左之右,右之左(手阳明于人中交叉,上至鼻旁。足阳明于承浆交叉,上至额角)两经四线循口环唇,任督两脉之连系,由口角两旁之线,接引交会,而任督两端藉以相连也。

龈交穴主治病证

龈交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如额颊中痛,面赤颊肿,面部疮癣,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目生白翳,鼻中息肉,鼻渊,鼻窒,口歪,口噤,牙疳,项强,牙龈肿痛,牙关不开,口噤,齿衄,鼻衄,鼻塞,目翳,目赤疼痛,面颊赤肿,痔疾,癫狂,痫证,腰痛,黄疸,心烦,心痛,齿龈肿痛,口㖞,口臭,齿痛,口舌糜烂,鼻瘜肉,鼻痔,目泪,多眵赤痛,颊肿,面部疱癣,腰扭伤,颈项强,头额痛,心烦痛,齿龈炎,角膜白斑,小儿面部湿疹,癔病,心绞痛等。

治牙龈肿痛,口歪,口臭,牙关不开,鼻痔,目泪,多眵赤痛,颊肿,面部疱癣,腰扭伤,颈项强,头额痛,心烦痛,齿龈炎,鼻息肉,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小儿面部湿疹,癔病,心绞痛。

刺灸法

刺法

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胀痛。

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灸法

禁灸。

龈交穴的配伍

龈交穴配迎香、上星、合谷、风池治一切鼻病。

龈交穴配上关、大迎、翳风治口噤不开。

龈交配颧髎、下关,治口僻。

龈交配上关、大迎、翳风,有行气通经的作用。治口噤。

龈交配风府,有疏风通经的作用。治颈项强直。

龈交配承浆,有养阴清热的作用。治口臭。

龈交配合谷,治牙肿痛、口噤。

按摩

每天用舌头向上唇内侧顶,可刺激到龈交穴,有促进身体水分循环,预防下半身水肿的作用。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痓,烦满,龈交主之。癫疾互引,水沟及龈交主之。目痛不明,龈交主之。齿间出血者,有伤酸,齿床落痛,口不可开引鼻中,龈交主之。鼻中息肉不利,鼻头额頞中痛,鼻中有蚀疮,龈交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顾,治小儿面疮,癣久不除,点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泪眵汁,内眦赤痒痛,生白肤翳,鼻中息肉蚀疮。

《针灸聚英》:任、督、足阳明之会。

《针灸大成》:主鼻中息肉,蚀疮,鼻塞不利,额頞中痛,颈项强,目泪眵汁,牙疳肿痛,内眦赤痒痛,生白翳,面赤心烦,马黄疸,寒暑瘟疫。小儿面疮,癣久不除,点烙亦佳。

《类经图翼》:刺三分,逆刺之,灸三壮。

(0)

相关推荐

  • 龈交穴,兑端穴

    ❣️ [养生小知识--穴位百科]

  • 督脉穴位:28.龈交

    龈交 Yínjiāo 为任.督两脉之会,故名. 定位:在上唇内,张口取穴.当上唇的尖端,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解剖: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内槽神经分支. 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 ...

  • 治疗牙龈出血的方剂

    牙龈出血即齿衄.齿衄为又名牙齿出血.牙衄.牙血.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五五)

    龈交呢?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内槽神经分支.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扎针时嘴唇拉开来,在门 ...

  • 董氏针灸|痔疮特效穴

    昨天 董氏针灸是祖国医学里的一朵瑰宝,起源于山东,传承于台湾,发展于大陆,名扬于全世界.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易学.易懂.安全.速效.无痛,为中医针灸工作者所推崇,其简便的治法且显著的疗效更是成为家庭保 ...

  • 艾灸这2个点,是痔疮特效穴,告诉家人朋友,早用早受益!

    在我国,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女九痔"的说法.有研究称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所以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       不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怀 ...

  • 痔疮特效穴

    咳嗽是日常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它会持续很长时间,让人苦恼.除了口服药物,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配合治疗.1.角孙穴:用拇指指关节抵住大脑两侧的角孙穴一分钟,停止咳嗽.第二,手太阴的肺经从胸走 ...

  • 调理“痔疮”特效穴

    常说十人九痔,痔疮往往让人难以启齿,又让人十分痛苦.医学定义说凡是直肠下段粘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为"痔".这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以久坐办公的 ...

  • 调理“痔疮”特效穴~二白穴

    调理"痔疮"特效穴 常说十人九痔,痔疮往往让人难以启齿,又让人十分痛苦.医学定义说凡是直肠下段粘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为"痔&quo ...

  • 人体的董氏奇穴—治疗妇科疾病、便秘痔疮的特效穴

    董氏奇穴与传统经络系统不同,董氏奇穴源于董氏一门针灸学派,系董氏家传绝学,由于它具有用穴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在已经广泛流传.今天给大家分享治疗妇科疾病.肠道疾病的特效穴. 1.其门穴 [定位]:手背朝 ...

  • 痔疮也有特效穴?来看看老中医的压轴手艺!

    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长痔疮,大部分是因为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所导致的,长期的久坐久蹲不运动,以及平时喜欢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大量饮酒,导致出现便秘的情况,就会引起痔疮的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痔疮呢 ...

  • 二白穴:经外奇穴,调理痔疮、脱肛的“特效穴”

    二白穴:经外奇穴,调理痔疮、脱肛的“特效穴”

  • 痔疮,脱肛,腿抽筋,点揉一个中医特效穴【承山穴】可舒筋解痉

    痔疮,脱肛,腿抽筋,点揉一个中医特效穴【承山穴】可舒筋解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