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太多,几时罢休?想通了,再也不买了

有人家里装潢豪华,灯饰墙壁,桌椅沙发,十分讲究。可参观完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却没有发现一本书。而酒柜里的洋酒,倒是琳琅满目,让人十分惊诧。

无独有偶,我曾经就职过一家文化公司,老板的办公室,不见几本基本的行业书籍,倒是把吃的、喝的,陈列在办公室里,令我惊骇,所以后来我一走了之。

我父亲是军人,我倒是在父亲上司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堆积如山的书,两米见长,一米见宽的桌面上,摆满了政治、军事,历史、哲学等书籍。我顿生好感,十分艳羡。在我的感觉里,军人不是以读书为长的。可眼见为实,颠覆了我的认识。

或许书籍并不算什么,但一个人家里居然不藏书,是多么大遗憾。

当一个人坐拥成千上万本书的时候,那是多么巨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虽然在新华书店里也有很多书,但不足以与家藏相比。比的不是丰富程度,比的也不是数量多寡,而是一个人居然舍得为了读书不断投资,有这么大的癖好和瘾,值得敬佩。

书籍就像知识渊博的象征,藏书越多,渊博的可能就越大。譬如李敖的书就多,私藏十几万本,有专门的书库,相当于小型图书馆。

当然,这也非绝对。藏书不多,知识丰富的,也大有人在。不要说抄书、借书、买不起书的古人,就是钱钟书,藏书也不多。有人去他家做客,居然家里只有少量的几橱,甚至可能比不上鄙人的六七橱书。但就像古人常说的:案头的书要少,心头的书要多。

我和古话相反,我是案头书多,心头书少。堆在床边和电脑桌上的书,足以等身。有时候,还有一丝恐惧感,感觉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自己还这样天真和愚昧,至少不如想象中的成功。

我开始冥思苦想,不断梳理,回顾走过的路,总结教训,这成为我知耻后勇的动力。

譬如我为什么会爱上买书?现在看来,可能出自虚荣,也可能是天生的。

说虚荣是因为,曾经舍不得吃,节约钱买书,是想显摆自己爱书,觉得自己比别人超前,更优秀。就像一些高中生,跨阶段,显摆自己的高等数学知识一样。十来岁,我开始买,囤积了十多年,终于在大学之后,才开始认认真真的读,以前光买不看,只是摆设。

之所以说,爱上买书有天生的倾向,是因为从小没有人告诉我看书的重要性,是我凭直觉感知的。也没有人告诉我什么书该多读。家长的细心培养更不可能。父母的藏书不多,根本不怎么看,他们的阅读习惯还是被我传染的。

大学毕业后,家里的书籍越来越多。书柜不断的扩充,到现在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有时,我真怕摆在床柜上的书,会把木柜压垮。

当然,买书不等于读书,读书不意味着懂得多。相反书籍还有副作用,使人沉溺其中,失去奋斗的欲望。人生每一步要走稳,不要跨阶段,人在该奋斗的年纪,却入迷地看书,这并不妥。所以,我爱看书,却并不推荐别人读书。

不仅不推荐别人,现在的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要求,就是从此之后不再大量买书了。也不要每个月花四五百买新书。不断的跑书店,连收银员都认识我了。不要刚到某个地方,就四处打听和寻找书店在哪里。更不要花几十分钟的车程,去旧书摊上淘旧书。

非新书不可,这不是正确的读书方式。真正读书要熟读深思,反复的读。温故而知新,每看一遍都积累新的收获。切切实实把一本书弄透彻,比起粗略的翻十本书,更有价值。把资治通鉴,红楼梦,一系列经典作品,反复的读个十几遍,方能领会书的奥秘。

不可贪多,要以质量取胜。提高质量的最好方式,就是反复诵读经典书籍。道理谁都明白,但不是每个人这样践行。所以养成熟读的习惯,会使人异于常人,高于常人。

我想通了,决定再也不疯狂购新书了。把现有的几千本书,好好的读个十几二十遍,效果说不定更好。反正都是一样的在读书,一样的在写作,读什么不是一个读啊。就好像把有限的几个女人搞清楚了,何必贪求更多的女人。

(0)

相关推荐

  • 人物 | 邱晓刚:父亲一生迷恋的 “久迷书屋”

    藏书之人都喜欢为自己的书房取个名,以此寄情寓志.陶冶情操,"久迷书屋"便是父亲邱克勤在遗言中为自己的书房所取的名字.父亲曾担任南京图书馆副馆长,也是一位"书痴" ...

  • 李菁 |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只专注一件事

    一生只爱一个人 一生只专注一件事 文字:李菁 图片:网络 点击下方绿标 主播小溪朗读 我对书籍有一种近乎痴狂的爱. 十年来,我买书.看书.写书.不能想象,如果失去书,我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有让我与 ...

  • 我像小蚂蚁一样进出各种书店,再乐颠颠地背回家一本本新书和旧书……

    [随笔] 进得书店不买书 近日,我先后逛了两家大型书店,起初挑了几本书,最后还是全部放下了,空手而归.因为我对读书的选择越来越严苛了,"贪多嚼不烂"的毛病正在改变,这是好事. 记得 ...

  • 读书·买书·藏书

    文/江南之春 作者声明: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亦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岁月一晃,便是几十年过去了.在这几十年中,从少年时代至青年时代培养了许多的爱好.但是在时间的打磨下,许多的个人爱好都随年岁的增加而烟消 ...

  • 想吃薯条再也不用买了,自己在家做,健康又卫生,比买的还好吃

    为什么肯德基或者是麦当劳里面的炸薯条那么好吃呢?为什么我们在家就做不出那样的炸薯条呢?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好炸薯条的方法,只要掌握好了炸薯条的方法,那么绝对会做出酥脆可口的炸薯条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道 ...

  • 想吃凉粉再也不用买了,一小碗淀粉就能做出一大盘,上桌都抢着吃

    昨天12:25我们平时吃的凉粉,最常见的就是红薯凉粉.绿豆凉粉和豌豆凉粉,想吃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去外边购买,不管是超市还是街边的小摊,由于所有售卖的凉粉都是成品,所以根本看不到真正的原料,况且有些时候 ...

  • 悟语457:凡事不要想的太复杂,想多头疼,想通心疼。

    凡事不要想的太复杂,想多头疼,想通心疼,手不要握的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留疤,讨喜的人大多是比较独立的人,与人结伴时不哗众取宠,独自生活时不顾影自怜,任何时候都冷静客观,处理好该处理的事,不过问干涉他人 ...

  • 看完了,你就什么都想通了,太珍贵了!

    看完了,你就什么都想通了,太珍贵了!  01 有两个人吵了一天,一人说3×8=24,另一个人说3×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县官听罢说:"把三八二十四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板!" ...

  • 一直没想通的一个故障现象

    上午,帮同事检查一个电机1.5KW的烧坏原因.电机主回路是接触器下方一个热继电器,故障是热继电器烧坏了,缺相.  想不明白的是测量热继电器输出侧电压时,数字万用表显示有七百多伏电压,连测两次都是这个数 ...

  • 【艺术世界】绘画作品可以穿越国界,不需要多余的语言描述,看作品便能想通

    好的绘画作品往往是不分国界的,绘画就是一种符号语言,无论什么样的人,无论哪个地区的人不用说话,看其作品就能够相互进行交流沟通了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组水墨画作品,这些水墨画作品灵动自然,在画面当中也出现了 ...

  • 年轻时怒骂赵孟頫的他,临终前终于想通了......

    111 "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 不但医术精妙 他还是书画名家 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 以上是梁羽生小说中的一段描写 梁羽生笔下的傅青主 原型正是明清之际的著名书法家傅山 傅山书法初学 ...

  • 5个小故事,看完什么都想通了!中老年必看

    - 1 - 有两个人吵了一天,一人说3×8=24,另一个人说3×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县官听罢说:"把三八二十四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板!" 二十四的人就不满:"明明 ...

  • 看完了,你就什么都想通了!

    圣贤传统文化1 公众号 01 有两个人吵了一天,一人说3×8=24,另一个人说3×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 县官听罢说:"把三八二十四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板!" 二十四的人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