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孩子抑郁症休学在家整天玩手机,学习、人际一团糟怎么办?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01

学生背景

F同学,14岁初二女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F同学医院诊断为抑郁,有吃药,但是不知在吃药。

学生性格

很爱哭,很敏感,在关系里很缺乏安全感,存在依赖心理,想要安全感,想被别人重视。

过度的依赖导致在情感上成为索取者,影响独立能力。

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爱用装可怜的方式博取他人的同情/关注以及照顾。

归因方式

外归因和极端归因,受害者思想情结严重。

自己不承担责任,把责任归于外,同时会愧疚而自责。

防御机制:否认,幻想,合理化,投射

时间的横向(人际关系)

和同辈男生玩的较好,并因此遭受到同辈女生的说闲话,因此感到苦恼。

和父母关系时好时坏,过度依赖而不自知。

休学在家沉迷网络并有早恋现象,心理支持较少,人际关系带来的力量感弱。

时间的纵向

初一下学期开始出现学习上和人际上的问题,同时伴有青春期特征的情绪起伏波动较大。

初二上学期问题心理和行为潜伏,但是依旧存在,并且自己没办法处理。

初二下学期网课,爆发情绪,同时暴露自己控制能力差的情况,由此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很差,自忖不能跟得上学习,灾难化自己在学校的情境和状态(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包括很在意别人的眼光等),并因为自己灾难化的想法和适应能力与技巧较弱而导致休学。

对自我的认知

自知力较弱,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和反省。对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自己行动做到的样子,自我评价8分,实际情况5分。

在情绪上的认知较好,能够认识到情绪较差,并且努力改正。

在与父母关系上,不能认识到在情感和独立方面过度依赖父母,并且容易责任外推。

情绪状态

刚来的一周半,在老师面前经常哭,扮可怜,想回家。同时存在装好现象(这表明其虽然嘴上说要做改变但未真正反省自己的问题,依赖且否认)。

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学习技巧不足、无心向学、旷课

  • 学习习惯较差,导致还未努力就感觉已经努力了很多。

  • 家庭关系紧张,和父母兄弟姐妹

  • 对父母的依赖,未能形成独自承担责任的心理

  • 自信心不足、价值观偏差

  • 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有自残/自杀倾向

  • 生活作息不规律、自理能力较弱

  • 朋辈社交技巧不足、沉迷手机、网络

  • 自控力较差,尤其是在网络和人际关系

学生亮点

  • 能积极去和老师们沟通,尽管是为了想要回家,至少有主动行动的意识

  • 环境适应力尚可

  • 和同学关系相处尚可

  • 能主动学习,并且完成安排的任务,阻抗较小

  • 有想要了解和探索自己的欲望

  • 有想要了解和探索自己的欲望

  • 存有想提升自己的内在想法,并且付出行动尚可

  • 有想要把学习搞好的动机

  • 和父母关系尚可,如果父母提供其独立的机会,也能给予心理支持

02

研究与对策

原因分析

初一下学期开始出现学习上和人际上的问题,同时伴有青春期特征的情绪起伏波动较大。

初二上学期问题心理和行为潜伏,但是依旧存在,并且自己没办法处理。

初二下学期网课,爆发情绪,同时暴露自己控制能力差的情况,由此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很差,自忖不能跟得上学习。

灾难化自己在学校的情境和状态(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包括很在意别人的眼光等),并因为自己灾难化的想法和适应能力与技巧较弱而导致休学。

调整方向

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其成长经历中惯用的思维模型,了解学生日常应对方式及产生结果。

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帮助学生找出导致现在结果的源头以及他的应对方式,更新学生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重燃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节奏。

再次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最终落脚点还是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最后,行为训练贯穿始终,让身体体能增强,有一个精气神。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和走路说话等细节调整,拥有一个精神饱满的风貌传达内在力量。

再则,父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独立。夫妻之间的关系矛盾是孩子混乱的主要原因,导致她在青春期无法整合自己的方向,让本就青春期混乱的特点更加混乱,无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内心发展环境。

还有对“孩子情感过度依赖”的反思,有的时候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父母的需求过多的侵入孩子的需求,母亲的手,过多的伸向孩子,影响了孩子独立发展的能力。

03

调整历程--心理辅导

心理课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其余则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调整目标

1、核心问题:

任外推,自控力差,情感上对父母过度依赖。

2、咨询目标:

情绪稳定。达到能够正常上学,正常人际关系,能够适应良好各种人际互动情境。

3、咨询策略:

行为训练的方式先解决体能等适应能力问题。(CBT)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叙事治疗,合理情绪认知,放松训练,正念练习。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调整对学习的认知歪曲信念以及人际关系互动模式矫正。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过于偏执的歪曲信念。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同时,探究学生关系互动模式的深层原因,找出源头。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矫治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 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 叙事疗法

  • 抗挫折训练

  • 情绪控制训练

  • 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04

调整历程--文化课辅导

1、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2、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2、调整学生人际互动模式,从装可怜到乐观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转变。

3、学生心态很平稳,上课注意力集中,后续还需要多带动下学生,活跃上课氛围。

4、对待学习很认真,会主动要求增加练习,上课即使很困,也会坚持认真听课。

5、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擅长逻辑性记忆,所以数学比较好,物理一般,有些知识点记忆不牢,后续上课应该帮助学生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温故的同时建立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和学生记忆习惯也更加吻合。

6、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浓,对数学成绩很在意,基础也很牢固,不过她在难题解题过程中,思路还不是很清晰,后期上课需要多教解题思路和技巧,并进行强化训练。

7、作业小错误不少,学生自己也感到粗心大意了。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在考试中不断总结,才会有质的提高。

05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1、通过行为训练,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强化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

3、帮助L同学树立规则意识,认识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4、帮助L同学了解、理解和遵守扶禾心理教育学校的各项规则,减少同学之间的冲突。

5、严明奖惩,对于过分行为需要一定的惩罚,对于积极行为给予支持,并及时强化此类行为。

6、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会让孩子的一天张弛有度,节奏有序,做事和思绪稳定。

7、尊重个体差异,利用同伴关系,增加娱乐内容,在个体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其社会功能;

8、加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并进行实时监督;

9、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06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戒除网瘾

  • 戒断,限制手机的使用;

  • 拓展L同学的兴趣爱好,转移对网络的注意程度;

  • 对一些陪伴与关怀,从内在填补L同学需要;

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07

后期反馈

离校反馈

1、网瘾方面

现实层面来讲,在校期间没有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供使用,因此,这一维度上已基本戒断;

心理层面来讲,有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网络的需求程度有所降低,也能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自认为、会合理把控用网时间;

2、学习动力方面

F同学基本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较为清楚的规划,明白学业对自己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能够自觉安排学习;

3、亲子关系方面

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自身行为表现的心理根源,以及该行为模式对于亲子关系的影响,自己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也愿意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4、人际关系方面

跟同学相处良好,在学校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在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学生反馈

在扶禾把之前落下的课程补回来了很多,成绩提上去了对学习也就有了信心。

更重要的是,现在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也变了一些,学习效率高了、也没有以前学的那么累。

在心理课上,对自己、家人、朋友、都有了更多的思考,想清楚了很多事,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扶禾,也交到了朋友,在朝夕相处的日子中,也逐渐知道怎么相处,学会体会他人感受和沟通等等。

现在回到学校,也不会想太多,就先好好学习,相信同学关系也会慢慢好起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