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思恋帖》:内容令人感动流泪,书法却让人拍案叫绝

(0)

相关推荐

  • “每当脚疼时,我就想起了你。”

    王献之病重请道士做法事,祈求消灾除病.按规矩病人要自陈罪过,王献之想了又想:"不觉得这一生有什么罪过,只是常想起与郗家离婚的事情." 王献之的原配,是表姐郗道茂,郗昙之女,二人可谓 ...

  • 王献之自毁双腿却终成驸马,英年早逝,休妻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错

    秦淮河,桃叶渡 她呆呆地望着秦淮河,过了这个渡口,她和琅琊王氏就再没有关系了,她不会再听到献之唤她阿姊,涓涓流水,似是泪水,又似是说不尽的愁绪. 出神间,只听得后面传来一声:"阿姊..... ...

  • 王献之与郗道茂:令人惋惜的婚姻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子,是其兄弟中书法层次最高的一位,因此被后人将王献之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郗道茂则是东晋名臣郗鉴次子郗昙之女,稍长于王献之(比 ...

  • 公元386年,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身染...

    公元386年,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身染重病,家人请来道士祈福.老道问他:"你这辈子做过什么孽"?王献之苦思冥想后,说道:"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与表姐郗道茂离婚,畏惧权 ...

  • 赵米英||当爱情遭遇现实——王献之的爱情

    当爱情遭遇现实--王献之的爱情 文/赵米英 王献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才华横溢,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 他成年后与表姐郗道茂成婚,二人青梅竹马,情同意合,相爱甚笃,而王献之更是淡泊名利,潜心书法 ...

  • 王献之被迫与爱妻离婚,临死前说了12个字,道出对妻子的愧疚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的社会地位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倘若你生在皇家,即使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存在,但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你依旧是高高在上之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古代的公主和皇子,虽然在某些地方有 ...

  • 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二王书法书法欣赏

    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卷一.卷二下册,萬曆13年(1585)董漢策刊. 董漢策,字朝獻,生卒年不詳,吳江松陵人(今屬江蘇)人.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 ...

  • 傅山《临王献之江州帖轴》单字版

    傅山<临王献之江州帖轴>,绫本,174.5x5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吾当记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迎汝.当具东改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小枋.傅 ...

  • 傅山《临王献之江州帖轴》字库1.0版

    傅山<临王献之江州帖轴>,绫本,174.5x5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始] [1]吾当记桓江州助汝,吾此不辨,得遣人迎汝.当具东改枋三四.吾小可者,当自力无湖迎汝.故可得五六十人 ...

  • 「名家书法」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精彩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正书二十一行,麻纸本.后有元柯九思.王守诚二跋,<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原迹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褚遂良的楷书学习欧.虞,对王羲之书法研究很深,魏征评价 ...

  • 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

    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 内容摘要:明代董汉策刊<二王帖>王献之行草书帖卷一.卷二下册,萬曆13年(1585)董漢策刊.董漢策,字朝獻,生卒年不詳,吳江松陵人(今屬 ...

  • 王献之临终前最后一幅书法技法详解

    王献之<地黄汤帖>,又名 <新妇地黄汤帖>,现存墨迹是唐人墓本(又传为米芾临本).<地黄汤帖>用笔外拓,笔画圆腴而纵逸,极富节奏感.起始"  新妇&quo ...

  • 王献之最动情的两幅书法!

    唐伯虎<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古人说:"不依情,不能发笔."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尤其注重情感的表现,或忧.思.悲,或恐.喜.怒--也正是因为有" ...

  • 王献之临终前最后一幅书法

    交易担保 微店+ 紫竹纯狼毫 中锋笔头 中楷 二王赵体 小程序 王献之<地黄汤帖>,又名 <新妇地黄汤帖>,现存墨迹是唐人墓本(又传为米芾临本).<地黄汤帖>用笔外 ...

  • 王羲之对王献之说:这才是书法的基本功,工省而易成

    昨天嘉强发了一篇<不好意思,楷书真的不是书法的基本功>,引起了热议,感谢大家的各抒己见,我在文中也说明了该文并不是说楷书不重要,而是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探讨书法的基本功问题. 下面,我根据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