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折狱》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推荐
-
明代趣案:商人住店丢布,县令审问木牌,成功破案
明代抚州府崇仁县,有一人叫吴嘉庆,家里相当有钱,他娶了老婆林氏,两人婚后育有一子,叫吴郁文.吴郁文长到十八岁后,父亲为他张罗婚事,后来看中了雷氏,于是吴郁文和雷氏成亲. 雷氏为人善良,孝顺公婆,对丈夫 ...
-
太原狱
山西省太原市,有一户人家,婆婆和儿媳都是寡妇.婆婆人到中年,不守妇道,常常和村中无赖苟合.儿媳对婆婆行径,不以为然,经常悄悄在门口,墙下赶走无赖. 婆婆知道后,羞愧交加,想找借口,将儿媳赶回娘家:儿媳 ...
-
清代奇案:酒后戏言谋财害命被人告发,却引出一件谋害亲夫的真案
清代玉田县有个叫胡成的人,和冯安是同村乡邻,两家世代不和,互存敌对情绪.胡家父子都很厉害,冯安有些惧怕,便委曲求全地去结交胡氏父子,极力争取胡成的好感,可是胡成始终不相信冯安有诚意. 有一天,二人一起 ...
-
《聊斋志异》中的淄博故事
因为亵渎神灵,结果家破人亡,是神的错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有敬畏之心. 在古代,凡俗之人就应该敬畏神灵.否则,神灵就会降下 ...
-
冤狱
朱生,山东阳谷县人,人很年轻,行为有些轻薄,喜欢说些戏谑之话.妻子去世了,于是去求媒婆帮自己物色良配. 看到媒婆家隔壁邻居的妻子,很是美貌,对媒婆戏谑道:"刚才看到你家隔壁这位娘子,十分年轻 ...
-
折狱
淄川县城外面有一座西崖庄,庄上有一位贾先生被人在路上杀死.第二天晚上,贾先生妻子也自缢身亡. 贾先生弟弟到县衙击鼓鸣冤,此时祖籍浙江的费祎祉正在淄川县做县令,亲自调查此案. 看到一个布包袱里装着五钱银 ...
-
清末冤案:为兄鸣冤,徒步几千里上京告状,虽得平反却死在归路!
江苏赣榆县的衙署公堂上,悬着一块相当大的横匾,上面镌刻着四个烫金大字:"明镜高悬."这似乎加强了公堂的肃穆氛围.即使得前来告状的人对官府产生敬畏,又让县大人格外感到威严和公正.故事 ...
-
蒲松龄说《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那他愤恨什么?原来是这四种人
蒲松龄自己说,<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孤愤的解释是愤世嫉俗.蒲松龄有着绝世才华,但却终身潦倒,他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当然有一肚子的牢骚.但他所愤恨的,不是抽象的社会,而是具体地从切身体会中 ...
-
清代奇案 (8) 淄川无首尸体迷案
淄川无首尸案,男子喝酒说大话,怎奈引来人命官司 淄川人胡成和冯安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两家人世代不和睦.胡成父子比较霸道,冯安只能装作和他们交好.但即便如此,胡成依旧是看不起他.有一次胡成和冯安一块儿喝酒 ...
-
农民告钱庄老板贪了自己九两四钱银子,可惜...
农民告钱庄老板贪了自己九两四钱银子,可惜没有证据,加上双方各执一词.县太爷在公堂上突然心生一计,竟巧妙地断了这桩案子,百姓们都拍手称奇. 康熙年间有位姓刘的县令,他爱民如子,两袖清风,在他手上很多冤案 ...
-
宋代奇案:妇人洗澡时被害,口含鲜血,包公从一只死蜘蛛悟出真凶
北宋仁宗年间,孔子的家乡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发生了一个奇怪的案件:秀才吕如芳的妻子陈氏刚洗完澡就被人玷污杀害,而且她口含鲜血,门窗也从里面锁好了,凶手却不知去向.当时,吕家七岁的婢女秋桂听到主母的孩子在啼 ...
-
【转】清顺治年间,一混混吹牛杀人,被真凶栽赃,险些丧命
清朝顺治年间,山东淄川县有一个混混名叫胡成.这天夜里,胡成和邻居冯安聚在一起喝酒唠嗑. 酒过三巡,两人都脸庞微红,冯安文绉绉地感慨了起来:"世道艰辛,人世艰难啊!" 胡成挑了挑眉: ...
-
淫妇杀夫无死因,公堂婆婆袒护儿媳;明知凶犯难定罪,神断狄仁杰
昌平县令狄仁杰,为破一桩疑案,化装成一名走医郎中,外出暗访. 狄县令见大街东北角,有一牌坊,上写着'皇华镇″三字.便走进坊内,见一典当铺旁,地方宽敞.就依墙,先将几块布展铺在地,后把所带草药铺列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