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老马识途

文/潘君

友人相约骑马,到了骑马场,友人熟练的上马由缰而去。我也要了匹马,还没骑上去,忽然想起问个价钱。说是两百八十元一小时,惊得我没有上马,想起了少时在家乡骑马无限时,一分钱也不花。

那时候,生产队养马,主要用于拉车。春天往地里送粪,夏天拉水,秋天拉硕果,只有冬天没什么事,马就养在生产队的马圈里,偶尔也拉土送到各个村民的家门口用于垫猪圈。

冬天,马闲的时候多。那时也没什么游乐项目,生产队员就牵出马溜溜,怕马养在圈里时间长了,懒惰了,病了。

队员骑着高头大马,孩子们在后面撵着,扔石头打马,让马跑得更快,队员逍遥的自由自在的在马背上抽着烟。有时,队员也下马,让我们这些孩子骑马。队员双手抱住马脖子,我手扶马身,脚踩在蹲在地上一个小孩的肩上,爬上马背,队员把绑在马脖子上的绳子的一端递给我,说,坐好了拉住绳子,我放手了。我说,好哩。随着队员手一松,马慢慢腾腾的晃悠起来,我在马背上和其他孩子们笑嘻嘻的说话。谁知,一调皮孩子捡起一个石子打在马屁股上,那马撒腿就跑,吓得我趴下身紧贴马背,紧紧地攥住绳子,马越跑越快,我心惊胆战,大声的叫喊:吁,吁。可这马,队员一喊吁就停,而我越喊马越飞快地跑着,终于把我甩在硬邦邦的土地上。

那队员在放开马后,就找个避风的地方抽烟去了,等孩子们急急忙忙告诉他,好像我掉下马了,他放眼望去,见马背上已无人,也吓坏了,吹起响亮的口哨,那马听到口哨声奋力向队员奔去。马到眼前,队员跃身上马,疾驰到我身边,下马抱起我,问我伤哪里了。我说哪都疼。他放下我,让我走动走动,见我没什么事,又让我小跑十几米。队员再问我,疼吗?我这一跑一放松,不觉得疼了。

队员把我抱上马背,随后他也上马,双手攥住绳子把我夹在他的胸前并告诉我,双腿尽量夹紧,马跑得快也别紧张,要将身子贴近马背,不是贴紧,要有间隙,转弯时,要顺势斜身就不会掉下马来。

我很喜欢马,晚上做完作业就去马圈帮饲养员喂马,马吃着草料,我用手抚摸着马,有时也和马贴脸,马也很亲切的蹭着我的脸。长此以往。饲养员对我可好了,我可以随意骑马出去,马很通人性,少年的我还跃不上马身,我轻轻的拍着马屁股,它就前腿半蹲后身坐在地上,等我骑上去,它再一用力起身,载着我在村里转来转去,在旷野上,我信马由缰,随着马的奔驰、起伏、跳跃,我的心情越来越好,风儿响在耳边,景色一晃而过,一种快感涌上心头,惬意极了。马,是我无言的朋友,忧愁了,我骑上马,瞬间烟消云散。快乐了,骑上马,更是爽极了。那时候,傍晚一到,村民就关门锁院,根本无人出门,也没人知道我骑马,就没人管闲事。

有一天晚上,一时兴起,骑上马就奔向住在城市里的姥姥家。那时候,坐公共汽车到姥姥家得一个半小时,骑马半个小时就到了。姥姥见我骑马而来非常惊讶!

夏季的时候,城市道路两边的槐树开的槐花香甜扑鼻,落地的槐花更是留住马的脚步,见到路边的槐花堆积多的地方,马就停下来,不吃饱绝不迈步。我很无奈,到了姥姥家就和姥姥说了这事。

再一次到姥姥家时,只见姥姥家门口堆了一大堆的槐花,路上吃饱了槐花的马见了,围着槐花堆转着转着还看向我,好像埋怨我怎么不告诉它,这里有这么多的槐花等着它。以后的路上,马再也不停步了,直接到姥姥家,马在吃槐花,我在吃姥姥给我留着的麻花、蛋糕、糖果。 城里的人见了马很是稀奇,就要靠前,马就撅起蹄子,城市人只好在不远处欣赏着马。只有姥姥靠前,马才很温顺,因为善良的姥姥会端上一盆大米稀饭给马喝,感谢它常常载着我来看姥姥。

我考上高中住校后,再也没骑马了。

又是一年槐花香,马在圈里没拴好,竟然跑到城里我的姥姥家门口,嘶嘶的叫着,惊得我姥姥不由自主的赞叹:真是老马识途啊!

(图片来自网络)

潘君简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编号07002138)大连市旅顺广播电视台记者,获得过辽宁省新闻奖,文学征文奖。历经旅顺工业写作组组长,区委宣传部新闻专干,旅顺电视制作中心主任。创作的散文、诗歌、小说散见于网络及报刊,人生仿佛只有一件事,就是写稿子。头条搜索旅顺潘君即可欣赏到作者文章。我的床头、沙发上、茶几上都放些纸笔,想到什么就写下来,写下了一个个文字,心里特别舒畅。这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欢乐,也充满着一丝伤感。现在,好多人都已经用电脑写作了。而我,总爱用着手中的笔。我总觉得用笔写下一个个文字,才能寄托着我的深情!无论是春喃、夏思、秋白、冬语,我都充满着激情!为生命而写!

壹点号当代散文

(0)

相关推荐

  •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槐花飘香的回忆​II张振宏(辽宁省)

    槐花飘香的回忆 ☆张振宏(辽宁省) 回想起慢步在槐花荫翳的小巷,淡淡的一股清香,迎面扑来.那一串串洁白的弯月似的花蕊,颤颤的抖动.让人有千般的喜爱,万般的眷顾.这萦绕在树间的美景,也逗引着心底涌出种种 ...

  • 《丹江女人》之爱花(8)

    14 真正的开荒造田战斗打响后,指导员王一东有些吃不消了.王一东的父亲叫王长来,开有一家大染房.解放后,公私合营,王长来把厂子交给了国家.王家是厂子的大股东,王一东本应该在厂子里当管理人员,当技术工人 ...

  • 邢濛霞丨纽约槐花香

    我最爱纽约的五月,不光是因为莺飞草长,姹紫嫣红,更是为了那一树洁白的槐花,真正的暗香袭人.而且可以一饱口福,以解思乡之苦.在我的老家,榆钱,紫藤花,槐花都是可以摘了吃的.但我对槐花情有独钟.那独特的清 ...

  • 【大家诗歌】马背上的江山(31)

      马背上的江山 文/马迅 马背上的江山 你,从远古的绿洲上 飞奔而来, 四蹄下扬起的尘土 覆盖了空旷的原野 你,枣红色的身影 穿梭于刀枪剑戟中 战鼓声与将士们的呐喊 与血色夕阳谱写出 马背上的江山 ...

  • 【广东】朱凤仪《​难忘的拔河比赛》指导老师:杨红菊

    难忘的拔河比赛 松山湖实验小学六年级 朱凤仪 上个星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我们班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兴高采烈. 拔河比赛要开始了,我们班男生女生各十名分别站在绳子的两侧,心里暗暗较着劲.绳子的另一 ...

  • 青未了│乡村女教师

    文/蒙山樵夫 这是一个冬日浓雾的日子,我在浓雾弥漫中走访乡村. 作为精准扶贫的入户走访,我去看望我所联系的几位贫困的老人.因经常到这里,老人对我也很熟了.我惊喜地发现,老人们见到我很亲热并且还记得我的 ...

  • 青未了|仁孝之邦:龙山文化与舜耕历山

    仁孝之邦:龙山文化与舜耕历山 作者:胡春雨 题记:尧舜之道,仁孝之道.舜耕历山,是在伟大的龙山文化时代,播撒中华文明的种子.历史的解读,需要结合典籍与考古.学说与传说,既延申历史的轴线,又巩固固有的史 ...

  • 老马识途 人老识理 退休了该怎么过 才不负此生

    春华秋实,四季轮回,每个人也都会变老,暮年是人生之旅的另一段旅程.朝如青丝暮成雪,似乎时间在催人老,也似乎越到老年越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脑子不够使了,总是记不住东西.老花镜摘摘戴戴不离手.耳也不聪目也不 ...

  • 青未了清明再忆刘知侠

    宋致国 知侠先生"走了"整整三十年了,但是,每每听到"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的旋律: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就会犹在眼前,意在耳畔.特别是他那 ...

  • 青未了|娘走了,一切都空了

    文图|燕子 编辑|燕子 刚刚在想,娘,你走一切都带走了,一切都空了. 房子空了,娘在,那房子是满的,满满的娘的气息,满满娘的感觉,满满娘的温暖,满满的娘的幸福,满满的娘的欢乐.如今,那房子也仅仅是 一 ...

  • 齐国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2019-03-05 08:44 来源:齐图腾 老马识途 [解释]老马能辨认道路.比喻经验丰富的年长者熟悉情况,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 青未了∥海棠依旧

    海棠树 ,是北方百姓最喜欢在庭院里种的花木.海棠树春季开花,花姿娇俏,花开似锦,向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之称.也常与 玉兰 .牡丹.桂花相配种植,形成"玉棠 ...

  • 青未了|外婆家的两棵树

    外婆家有两棵神秘而有故事的树.一棵在院内,是棵好大好大的 葡萄树 :一棵在大门外,是一棵好老好老的老槐树. 小时候一提要到外婆家去,心里的欢乐便会涨的满满的,外婆家的两棵老树,以及与外婆有关的一切,对 ...

  • 青未了|怀念大姑

    怀念大姑 从父亲饭后茶余零零碎碎的说教中,我有了对大姑大致朦胧的印象. 大姑从未上过一天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其实大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名字,"大妮子"是大姑在娘家的名字,&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