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狂草明朝第一: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名家 | 狂草明朝第一: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
明代祝允明草书《桃源图诗册》,纸本,38开,每开28.2×16.5cm,朵云轩藏。前有吴昌硕题签。
【释文】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流水盤迴山百轉,生綃數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題封遠寄南宮下。
南宮先生忻得之,波濤入筆驅文辭。
文工畫妙各臻極,異境恍惚移於斯。
架巖鑿谷開宮室,接屋連牆千萬日。
嬴顛劉蹶了不聞,地坼天分非所恤。
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
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
漁舟之子來何所,物色相猜更問語。
大蛇中斷喪前王,群馬南渡開新主。
聽終辭絕共悽然,自說經今六百年。
當時萬事皆眼見,不知幾許猶流傳。
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無夢寐。
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
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
船開櫂進一迴顧,萬里蒼蒼煙水暮。
世俗寧知偽與真,至今傳者武陵人。
枝山祝允明書於種桃館中。
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如《草书自诗卷》、《致元和手札》、《草书千字文卷》、《王文恪公卷》等。
祝允明盛名于时。明代黄省有一首诗,赞其书法:
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特雄三吴?
群萌万象出毫下,运肘便觉风云俱。
丝持浪转信神动,筋迥墨纵皆春敷。
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攒右剪形形殊。
天愁鬼器不宁岁,鸾惊龙骇谁争驱?
迩来南海作仙令,难筹历险笔愈圣。
奇文豪咏兼称之,处处江山好辉映。
余也飘飘紫台客,向长五岳将浮屐。
多君惠我《远游》篇,得展梦窗喜魂魄。
呜呼羲之眼前人不识,笑杀千金买遗迹!
明代朱谋垔云: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人。书学自《急就章》以至羲、献、怀素,无不淹贯,而狂草本朝第一。当时评者云其书法顿挫雄逸,放而不野,如鹤在鸡群,风格迥绝。然真不如行,行不如草,以豪纵者胜。又云枝山真行,有天马行空之态,第人能品。
明代王世贞说:吴中如徐博士昌谷诗,祝京兆希哲书,沈山人启南画,足称国朝三绝。明代文震孟《姑苏名贤小记》云:(祝允明)书法魏晋六朝,至欧、颜、苏、米,无所不精诣,而晚节尤横放自喜。一时名声大燥,索其文及书者接踵。或辇金帛至门,辄辞弗应。
明代钱谦益评说:为家未尝问有无,得俸钱及四方饷遗,辄召所善客噱饮歌呼,费尽乃已。或分与持云,不留一钱。每出,追呼索者相随于道路,更用为忭笑资。其殁也,几无以敛云。
清代王澍评曰:“有明书家林立,莫不千纸一同,惟祝京兆书变化百出,不可端倪,余见京兆书百数,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祝允明草书《桃源图诗册》超清欣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