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那边

本来早就该去三益村了,去查验一个养殖场的条件,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一直没有去成。等稍有点时间,联系对方时,对方又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时间不够,因为从城里到三益村得三四个小时。等到了这个周未,联系了林业局的同志,尽快去看一下。林业局的同志欣然同意了,不过提醒我,必须早点去,因为路很远,去晚了当天没法回来。我心里有点怀疑,怎么可能?贵州这几年的发展,交通是最快速的,听说到三益村的路已经是柏油路或水泥路,同在一个县内,县城算是处于中心位置,怎么可能会要那么多时间?尽管心里怀疑,嘴上还是满口答,并来了一句早去早回。

我简单了解过岔河镇,距威宁县城不过百来公里,全镇约12.4平方公里,有17个村,有5100多户,24000多人,按理说人口密度不比其它乡镇大。但岔河镇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地区域,海拔1510-2879米,几乎没有平地。我们要去的三益村,就是牛栏江边的山腰上,更加没有平地。村民除了外出打工,就只能种点土豆、玉米、烤烟什么的,还有就是核桃、苹果、桃李等。

八点钟就出发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由宽变窄,车子总是在疾行,即使是山道弯弯,速度也没有大减。我们在车里摇来晃去,已经没有了说笑的心情。几次提醒司机慢点,他却提醒我得抓紧时间。因为已经快到中午了,据说还有很远。

道路确实是柏油路或水泥路,路面也没有窄到难以通行,但也许是雨季的原因,许多地方都会有垮塌下来的石堆或泥土,压缩得路面只够一台车子通行。只要有小沟的地方,都会堆一片新冲下来的泥土,堆成了三角形,活像一张张浮肿的脸。那小沟里的流水,确切地说应该是泥浆,红得像血,一汩汩地流下来,恰似垂死的脉动。我纳闷,看那山上也是一片绿色,除了玉米、土豆、烤烟之类外,就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为什么还是有这么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不解地问同行的人,为什么这些地方没有退耕还林?没有得到回答,只是得到一个反问:根本没有平地,都退了怎么生活下去?我顿时无语。

中午一点过钟,终于到了三益村,车子也因为道路被泥土堵塞而不能再前行,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走在没人高的玉米林中,套种的红薯、洋芋都有,时而还可以看到一片蘑芋,那花花的茎柄,活像一条毒蛇。路边的金丝桃开得那么得意忘形,核桃树上的核桃也格外抢眼。

村民告诉我,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水果生长,什么桃呀、李呀、苹果呀、花红呀,种什么结什么。但路实在太远,拿出去不方便,也卖不得几个钱,种水果的积极性不高。当地也适合核桃生长,村旁那些抱大的核桃树都已经有七八十年,但还是结得密密麻麻,把枝桠都快压断了。那些本地的实生苗核桃,你别看它比嫁接苗要晚几年结果,一旦开始结,那是嫁接苗不可比的。

当地的核桃品质很好,产量也很高,但当地没有加工企业,靠外面的商贩来收购,虽然价格不高,但方便。若商贩不来收购,村民就只能自己背出山外去出售了,因为路远,背出去卖除了路费,挣不到几个钱。看着树上沉甸甸的核桃,听着村民的介绍,我突然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一篇叫《山果》的文章,自己心里也沉甸甸的。

我为当地群众的朴实和勤劳点赞,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在努力地快乐生活着。我要为工作在这里的干部点赞,为了同步小康,为了精准扶贫,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看似不远的距离,却要跑上几个小时的山路上,他们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要为工作在艰苦地区的所有干部点赞,他们不是不为,是环境真的没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尽管入耳的是各种评论与批评的声音,他们依然承受着,埋头苦干。

不要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告诉人们该怎么捕鱼。只有站在水里,你才知道这里的水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