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馆藏康熙青花瓷器赏析

康熙时期,政局渐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 手工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瓷器制作达到新高度, 清人陈浏在《陶雅》中记载:“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 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康熙朝为世人所熟知的瓷器品种有青花、五彩以及颜色釉等,青花是瓷业生产的主流,烧造数量庞大,流传范围广,是继元、明之后的又一个青花烧造高峰,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西省博物馆藏有一批康熙青花瓷器,这些瓷器中既有康熙早期产品, 又有中晚期器物,既有传统实用器,又有满足欧洲人需求的外销瓷,且官窑和民窑器均有所覆盖,现将其进行简单梳理介绍。

青花人物故事图凤尾尊

  • 青花人物故事图凤尾尊

高 46、口径 21.7、足径 15 厘米。此尊口呈喇叭状外撇,长颈,鼓腹,束胫,近底处足外撇,二 层台式圈足。颈部绘八仙贺寿图,衬以树石栏杆,青花书“康熙伍拾贰年菊月吉旦”字样。腹部绘开 门迎贵图,底有“龙泉思郭,道生堂置”刻款。胎体较为厚重,釉面较薄,釉色浆白,青花色泽略显灰暗, 为康熙晚期典型器物。凤尾尊是从青铜器觚演变而来,是康熙期生产最多的花瓶式样,因其口部曲线 优美形似凤凰展开的尾羽而得名。该器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令人赏心悦目。根据“康熙伍拾贰年菊 月吉旦”可推出此尊烧造时间应为 1713 年九月初一,如此精确的确切纪年,对康熙青花瓷器的分段与 断代具有重要意义,且底部有堂名款,是一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青花雉鸡牡丹纹将军罐

  • 青花雉鸡牡丹纹将军罐

通高 43.8、口径 12.6、足径 16.5 厘米。将军罐是明清时期罐型之一,其盖极似将军的头盔,故得名。此 罐直口,短颈,溜肩,圆腹下敛,底部外撇,二层台式底足。伞形盖边折沿,顶塑宝珠状钮。胎体洁白,釉面光润,白中微微泛青。器型稳重挺拔,威猛刚健。通体以青花装饰,盖面绘梅、竹、雁、山石等;罐颈部饰竹纹, 腹部主题纹饰为雉鸡牡丹纹,双蝶对舞相伴,修竹芭蕉衬托。将军罐多为佛教寺院装殓僧人骨灰之用,所以此罐底有一洞,作为灵魂自由出入之处。此罐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青翠,应为康熙早期向中晚期过渡的器物。

青花缠枝莲纹托杯

青花缠枝莲纹托杯 杯心及托心

青花缠枝莲纹托杯杯底

青花缠枝莲纹托杯托底

  • 青花缠枝莲纹托杯

通高 5.6、杯口径 5.4、盘口径 11.5 厘米。整套托杯造型端正简洁,杯身胎体轻薄,釉质匀净,通体无饰,唯靠近底部位置绘青花贯套纹,杯底青花书“熙朝奇玩之珍”款;底托敞口,斜腹,浅圈足,托心有圆形凹槽,且凸起托环,围托环装饰缠枝莲纹一周, 青花发色明快,花叶布局紧凑,笔触精致细腻,托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器设计巧妙,精美雅致,为清康熙官窑瓷器精品。 除了采用传统青花色彩和图案外,康熙时期青花 瓷器不断创新,出现了一批以色地为基色的青花图案, 纹饰精美,制作讲究。

冬青釉青花荷莲纹笔筒

冬青釉青花荷莲纹笔筒

  • 冬青釉青花荷莲纹笔筒

高 14.7、口径 18.6、底径 17.9 厘米。直口,筒腹,玉璧底。整器以冬青釉为地,采用青花加白的 方式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荷塘景色。画面中,水草肥美,荷叶硕大,姿态各异,荷花花瓣着深浅不一的红彩,或含苞待放,或娇艳欲滴,一只白鹭立于荷花丛中,另一只则展翅盘旋于荷塘边,整个画面实 静似动,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冬青釉青花加白是康熙朝的首创,清中后期一直沿用。

黄地青花云龙福寿纹碗

  • 黄地青花云龙福寿纹碗

高 5.9、口径 13.1、底径 5.6 厘米。敞口,深腹,圈足。碗心双圈内绘 黄地青花云龙纹,立龙腾跃于云中,身姿矫健而威猛,外壁绘五爪双龙,首 尾相逐,传统之火珠幻化为折枝灵芝托“福”“寿”二字,其间祥云缭绕, 胫部绘双层莲瓣纹一周,底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种碗式创烧于清康熙朝,后世皆有烧造,其黄釉娇嫩,青花浓艳,二者相映成趣, 观之美感独具。整器形制周正典雅,装饰俏丽隽秀,为康熙官窑瓷器之精品。 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废除海禁后,推行了积极主动的对外贸易政策,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康熙朝生产了一批满足海外市场需求的外销瓷。

青花海星形花卉纹汤盆

  • 青花海星形花卉纹汤盆

高 16.8、口径 33 厘米。整个汤盆呈椭 圆海星形,缺盖,盘口两端饰弯曲触角形耳, 腹壁堆釉呈大小不同的多边棘皮状,足上 饰折枝花卉纹。此汤盆是迎合西亚及欧洲 人对海星的崇尚所制,造型奇特,制作精美, 为康熙民窑之精品外销瓷。

康熙青花瓷,时间跨度大,种类繁多,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整体来说,康熙青花瓷青料幽雅、釉色明亮、器型丰富、 纹饰精美、绘画工整,开创了清代青花瓷新风格,开启了清代制瓷新局面,对后世青花瓷烧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0)

相关推荐

  • 新编《细说清代瓷器》(六)康熙青花的艺术成就

    说清瓷.道清瓷,还是清瓷最魅力,一个康熙的瓷器就让我有了十万字的挥洒,依然难以概括,康熙的六十一年就是承前启后的六十一年,这六十一年,突然什么品种都有了,什么品种都可以重新定义,重新衡量,一个有代表的 ...

  •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康熙青花鉴别方法!

    从钴料上看,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青花瓷的钴料种类大概可以分为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大多属高锰类,在这些分类中,又以进口青花钴料烧制的瓷器的收藏价值最 大.因为使用进口颜料烧制的青花瓷, ...

  • 南京博物院精品陶瓷欣赏(第20期)

    清雍正白釉瓷盘 高3.2 厘米,口径14.8 厘米,底径9.2 厘米 清康熙黄釉瓷碗 高17.3 厘米,口径36.6 厘米,底径15.5 厘米 清雍正黄釉绿彩海水纹瓷盘 高7 厘米,口径35.4 厘米 ...

  • 最贵的康熙青花

    康熙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与顺治青花特点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 ...

  • 国内博物馆藏清代官窑瓷器(一)

    清康熙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苏州博物馆藏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江西省博物馆旧藏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江西省博物馆旧藏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江 ...

  • 诗名满天下 书画重千秋——江西省博物馆藏刘凤起山水画赏析

    刘凤起(1867-1933 年),字未林,晚号真庐老人,江西南丰人,晚清进士,诗人.书画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中进士二甲,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旋赴日本留学法政.回国后辞归江西故里,被巡抚冯汝 ...

  • 江西省博物馆藏刘凤起山水画赏析

    2020-12-25 16:41:50 刘凤起(1867-1933 年),字未林,晚号真庐老人,江西南丰人,晚清进士,诗人.书画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中进士二甲,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旋赴日本 ...

  • 难得一见:大都会博物馆藏明代青花瓷器(58件)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位于纽约中央公园旁,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共收藏有300万件展品.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也称冬 ...

  • 视觉冲击: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西周玉器赏析!

    西周是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显著标志,一是西周时期和田玉的大量增加,二是中国各地玉器的造型与雕刻工艺的高度统一在这时已完成:三是立体人物的表现手法具有象征性.装怖性.简单概括的艺术处理的特点: ...

  • 江西省博物馆藏清代官窑瓷器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1) 江西省博物馆旧藏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2) 江西省博物馆旧藏 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 (3) 江西省博物馆旧藏 清康熙 ...

  • 爽心悦目:台北故宫馆藏永乐青花瓷器赏析

    收藏家聚乐部 收藏家自己的家园!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取得最终胜利,从其侄儿朱允炆手里成功夺得帝位.后世称其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 ...

  • 视觉冲击: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西周玉器赏析

    西周是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显著标志,一是西周时期和田玉的大量增加,二是中国各地玉器的造型与雕刻工艺的高度统一在这时已完成:三是立体人物的表现手法具有象征性.装怖性.简单概括的艺术处理的特点: ...

  • 高古玉视觉冲击—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西周玉器赏析

    西周是中国玉雕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显著标志,一是西周时期和田玉的大量增加,二是中国各地玉器的造型与雕刻工艺的高度统一在这时已完成:三是立体人物的表现手法具有象征性.装怖性.简单概括的艺术处理的特点: ...

  • 江西省博物馆藏吉州窑瓷器精品

    此次展览汇集的130余件(套)瓷器珍品,基本囊括了吉州窑各个时期各种技法门类的代表性作品,完整体现了吉州窑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这不仅是江西省博物馆收藏吉州窑珍品的一次大的汇集,也是对吉州窑陶瓷文化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