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42-82条)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中篇 四十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治病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继续开桂枝汤.本条辩侧重外证未解,不论病了多久,尚无里有虚寒,全 ...
-
胡希恕讲伤寒(83-113条)
第83条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这个咽喉干燥啊,一方面有热,咽中干嘛,燥,就是有热象,一方面是缺津液,津液枯燥.这个发汗啊,胃热不能发汗,表热才能发汗呢,发汗是个解热的法子,但是对里热.内热都不行的 ...
-
胡希恕讲伤寒(25-41条)
第25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杏仁十六个(去皮尖)大 ...
-
胡希恕讲伤寒(1-24条)
概论 就说是这个书啊!前圣后贤.这个书是圣贤留下的,张仲景也算医圣了吧,这是一种看法,这就是所谓的古典经文哪.那么又有一种看法呢,说这个书叫<伤寒论>,那么主要就是论述伤寒了,不能治杂病. ...
-
胡希恕讲伤寒:【连载】第27条:桂枝二越婢一汤,清肃其表里!
导读:胡希恕(1899-1984),沈阳市人.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所公认的经方家.刘渡舟先生称其为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表不解才烦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图片 第102条: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也不光治肚子疼。 “伤寒二三日”,表还不解呀,但是中虚,血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02条: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也不光治肚子疼. "伤寒二三日",表还不解呀,但是中虚,血也少,血不足养心,心才悸. &q ...
-
胡希恕讲伤寒:【连载】第21、22条: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导读:胡希恕(1899-1984),沈阳市人.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所公认的经方家.刘渡舟先生称其为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原因有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病有出入,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 ...
-
胡希恕讲伤寒(101):服小柴胡汤后出现暝眩反应
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无论伤寒或中风,如果发现柴胡证,但见其中主证中一证,就可以用柴胡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