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若轻尘:不思量,自难忘,太行山中,雁门关上

自小酷爱古典文学,喜欢极了满门忠烈威震三关的杨家将。因而,三关之一的雁门关是我很早就心仪的地方,只恨无缘往访。
此番执意前来,其实就是要了一个盼望已久的心底念想。
遂携两个极好的朋友, 一路向东行,天光或暗或明有点冷,但是,没有天气预报说的那样吓人。
我们几个,是属于那种随意惯了的人吧!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观花赏草,看云听风,目的地是雁门关,也只三百多公里,可半天下来,尚没有走一半行程。
过卢芽山脚下时,忽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那年那月的情景。想起了马伦草原,太子殿,想起了岢岚美不胜收的柏芝羊肉,不经意间为旅途增添了一些生动的故事情节。
因为贪看沿途风景,几个小时的路程却走了差不多一天,至晚方宿代县。极目望之,太行莽莽苍苍,雁门关已在眼前。
不过一切都是明天的安排了,现在的重中之重,就是好好吃一顿,于是选一重庆饭店,又置酒,三晋的风情俱在杯中矣!
雁门关脚下,遗存代州古城旧址,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中心有边靖楼,高盈百尺许,唯宏伟,唯古朴,上书威震三关四字,我疑心是杨家将守土抗战的驻地,没有来雁门关,已经嗅到了浓浓的硝烟气息。
代州,也许就是一代风流的意思吧!边关的天,说变就变,天色阴沉,光灰灰而暗,风飕飕而冷。尚未到雁门关上,先访杨家祠堂。
寒风中,细思量,才怪自己出门为什么不加衣裳?
杨家祠堂,距代县十多公里,坐落在大山脚下。天气晴明时可以感觉到那种青山远黛的美丽,而此时唯宁静,唯庄重!一切都静悄悄的,仿佛唯恐打扰了英灵的梦!
祠堂不十分大,但是供奉了杨氏一门忠烈的排位和雕像。碑刻详细记载了当年的金沙滩一役,字里行间,我似乎还能嗅到那种惨烈的气味。
来这里凭悼的人很多,到处弥漫着一种悲怆的气氛!呜呼!山高水长,难觅忠魂,将军一去,大树飘零。诗曰:
塞上尘沙野茫茫
边音回转古城墙
群山静,风苍凉
斯人远,旧事殇
太行巍巍千寻意
雁门关上写文章
云烟深深尘封处
不见当年杨家将
转而移步雁门关。从入口处仰望,雁门关雄居大山之上,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穿风过雁,气度轩昂。门额所悬"天险"、"地利"二匾,清晰可辨。
城楼巍然凌空,阁宇揽月抚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厢,李牧祠堂与其对面相望。
咋看之下,仿佛包含了无数的历史烽烟和沧桑。镇边祠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占地三千余平米,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
该祠堂亦称武安君祠,是为纪念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而建,武安君是李牧的封号,李牧在那个时代和秦国大将白起齐名,不过白起在长平之战中背上坑杀战俘的恶名。
所以,李牧其人更为出众。
当年李牧一直镇守雁门关,时北边的胡人屡屡犯境,李牧用奇计于赵悼襄王元年大败匈奴在关门外,杀死敌方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迫使单于向大漠远遁,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
经此后十几年,匈奴兵不敢入侵赵国边境。李牧也因此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关于这些战绩在祠门口的碑文里面都有记述,展开历史发展的卷轴漫步长廊,从这一点上看,李牧在雁门关的风头应该盖过了杨家将。
有司马光的《李牧祠》道:
椎牛晌壮士
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
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
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
犹能话郭开
镇边祠院前有砖砌平台,上竖旗杆,配以石狮。正中左右各筑踏朵台阶,石雕栏杆。
山门分设钟鼓二楼,祠院建造前后两时,侧边为厢房,正殿供李牧像。但是背面亦有韦陀金身雕塑,既然仙人混杂想来人们的心目中李牧已经羽化成仙了。
好像是为了印证我的看法,壁画上除了讲述武安君的英雄事迹,亦悬挂朱衣道人傅山亲笔对联:
重台唱法祥云遍覆菩提树
莲台传经瑞口光临极乐天
离镇边祠,入天险门。此为关城南侧第一道城门,石基砖券,墙垣设垛口,门洞很宽,有青石板铺路。
此为明代原物,上有600多年间清晰车辙。
天险门上建有雁楼,坐西朝东,四周雕梁画栋,正面明间为隔门,两边为砖墙顶。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翘,屋顶交以青灰瓦,正脊两端安大吻,四角悬挂风铃。
门楼如此,关城更见风韵。其横连两面大山,俯瞰北南深谷,垛口置两门大铁炮直指关外,亦有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陈列。
门外的边贸街直通围城。其座南向北,上有楼名宁边,俗称明月楼,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
连接围城,东城,西城,城廊为石头边墙,周长约一千多米,南端分接关城东西城两翼,北至谷底延伸围合。围城城门高大厚重,为抵挡外敌入侵的第一要冲。
东城位于古关道一侧的制高点,据《雁门关地理总考》载:据山,无壕堑,垛口六百。南接天险,西拥地利,与二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地理位置异常险要。
其下有烈士墓和抗日纪念碑,一下子就把硝烟弥漫的历史拉近了距离。
回到现实中来才感觉到了雁门关文化的浑厚,一己之身的轻微,以及苍山远黛的瑰丽。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古韵就行。
雁门关居八百里太行北端,北瞰恒山,西望五台,襟连大运高速,通衢秦晋两省。
山高且险峻,远望气势磅礴,近观雷霆万钧,和宁武关,偏关,并称三关,杨家将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抗日烽火亦曾在这里点燃,三关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今攀雁门关,仍能够感觉到似乎硝烟弥漫。而山多奇石,坡多古木,断壁残垣,处处有古人的痕迹。
我一路沿栈道而上,心境在悠悠古韵中徜徉,除了畏惧刺骨的冷风,就是对古人怀念的心情!
既登顶,俯瞰群山万顷,沟壑纵横,清风浩荡,雾锁苍岭。雁门关风光,如一幅画,像一卷书,乍看已觉包罗万象,细究更觉其中千般风韵!
当此时也,不由得百感交集,想人的这一世,山一程,水一程,带着空空的行囊,带着四季的风尘,一路走来,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其实就是为了寻找这样的风景吧!
生命,本来是一场远行的旅途,有时候风雨如晦,有时候丽日当空,有时候刀霜剑雪,有时候鸟语虫鸣,却是怎样的一种波澜壮阔?
莫若,选绝美的景致,洒如烟的情怀,在感悟的历练中体会生命的色彩!呵!
雁门关上高峰
锦旗漫卷西风
今日登峰造极
写尽千般心情
离雁门关,又往访天牙山,其位于代县南五十公里处,滹沱河畔,突现群山兀立,高者状若牙齿,低者形如莲花,虽不十分险峻,然千姿百态,或壁立,或圆润,或斜出,或纵横,无不引人入胜!
有介子推背母铜像,高盈十三米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其西,立巨大的观音菩萨于水中,前面有奇石似鼓槌之形。
一切都弥漫着一种慈悲祥和的气氛,我看见,介子推像前有许多人指指点点,在忠孝已经越来越无足重轻的今天,介公像不再只是风景,而应该是一种警醒吧!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不凡的灵魂却万里挑一。
看过雁门关及天牙山风光,归来再细细思量。忽然觉得,面对俗世的浮华与嘈杂,面对红尘的沉迷与琐碎,人需要多一份好的心情,好的氛围,来修养和完善自己。
但是,你要相信,并且确定,那份好的心情,好的感受,一定不是别人给的,是要靠自己在大自然的风光旖旎里面,一点一滴去感触的。

作者简介:
子若轻尘,姓名:王炜,文学爱好者,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府谷县诗词学会理事,府谷县黄土文化研究会会员,榆林市诗词学会会员,陕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陕北分会会员。百荷书房散文主编。


(0)

相关推荐

  • 山西代县-2021年4月雁门关(上)

    山西代县-2021年4月雁门关(上)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1年4月22日

  • 郝守华||代县之行

    一九九九年"五一"期间,我们一行去代县旅游. 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我们一行从神池县出发,一路惠风和唱,蜂飞蝶舞,流水潺潺,麦苗翡翠,构成一幅田园风光的自然美景.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 ...

  • 山西代县-2021年4月雁门关镇边祠

    山西代县-2021年4月雁门关镇边祠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1年4月22日

  • 山西代县:雁门关(上)

    中午离开代县县城,赴雁门关,只有20公里,半小时就到了.但在景区大门外排队等车位等了半小时. 晋北地区正处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地区的通道,自古就是边防战略要地.雁门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进可主辽 ...

  • 此地空余杨家将:访代县雁门关 | 寻宋

    代县寻宋的主要目标是杨业的雁门关,但一路所见多为元明以后的文物,而代县这个地方,它的辉煌历史更在宋代以前.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先逃亡至代县,"入得城来,见这市井 ...

  • 晋游记(7)雁门关【2020.9.30】

    2020.9.30上午到达雁门关北门.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 雁门关风景名胜区,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 ,战国列称九塞之 ...

  • 子若轻尘/诗词:梦中北行一日记

    梦中北行一日记 文/子若轻尘 逆沿黄河向北行 华莲桥上转而东 穿云拔雾六十里 驻足已是曲屿村 适逢乡间五日集 野味土产叫卖声 海碗盛来老豆腐 风卷残云霎时空 又购许多心仪物 大包小包手中拎 旋即再到河 ...

  • 子若轻尘:喧嚣

    总是觉得,喧嚣太烦人. 总还觉得,喧嚣就是一种病. 喧嚣的人,就像一片驱之不散的闲云,一会儿飘到西,一会儿飘到东.但飘来飘去,总是不会离开人多时和热闹处. 让你想清静难,想心静更难.因为,喧嚣这个东西 ...

  • 子若轻尘//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落叶时

    没有发现,雨水洗过的树叶更加鲜艳. 其实,不是树叶变了,而是树叶面对的天空变了. 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我也变了.其实,那不是我变了,而是我拥有的心情变了. --题记 诗云: 西风横过雨穿堂 牖户才开满 ...

  • 子若轻尘/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的一道就是老牛湾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的一道就是老牛湾 作者/子若轻尘 感觉出游和美食一样,都属不可多得的快意之事.只是相比之下,出游不惟得有大把金钱,还需要大把时间. 因而此次小假日之旅在安排行程的时候,首先想 ...

  • 子若轻尘/散文:夏雨好美

    夏雨好美 文/王 炜 苏轼说:"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好一幅壮阔的景色,我想这就是夏雨的梦想吧!--题记 清风送 ...

  • 子若轻尘/随笔:瓷窑沟村云水观

    瓷窑沟村云水观 文/子若轻尘 瓷窑沟村,东和黄河为邻,西与官路焉相依.处沟渠侧畔,梁峁合围,乃偏僻之乡,弹丸之地.本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只是因为新近化缘筹资八方赞助,修建了一所名曰云水道观的大庙 ...

  • 子若轻尘/随笔:保德县访冷水煮羊肉记

    保德县访冷水煮羊肉记    文/子若轻尘 邻省有保德县者,拥风雨调和之天时,当水陆通衢之地利,客旅往来,商贾云聚,盛极一时也.所谓,人杰地灵,招栾引凤.故每集南北大成,屡产珍稀名品,多出特色风味. 最 ...

  • 子若轻尘/随笔:南游记

    虽然天寒地冻,可是依旧挡不住出游的心情. 总觉得好风景在远方,在他乡,于是就趁着小长假一路向南,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云有多淡,天有多蓝,想看看久闻其名,未得其实的革命圣地--延安. 途经榆林,尽管年已过去 ...

  • 子若轻尘/诗歌:一场遇见就是一场暖

    一场遇见就是一场暖 文/子若轻尘 此去经年 我依旧会素心如简 赏花开花落 看云舒云卷 最刻意的仍然是 那一次 梦中的花好月圆 岁月的笔 描绘出季节的流转 光阴的故事里 写意着心情的浓淡 而我,在冬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