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非无趣,庸人自扰。
现在自己的手机,已经不用在睡前刻意打开静音模式了,话费套餐已经改签到最低价,想想在99年在北京生活的那段日子,每月仅电话费就上千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从一个所有人都离不开的人,到现如今没有几个人能再乎你的人,这可能就是所谓人生的宿命吧。这么讲话,多少有点酸酸的味道,可是现在的自己,却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类似落漠的境地。很久没联系过的老朋友,见他或她偶尔会发一条朋友圈,晒晒最近的行程安排,之后就又消失在人海之中,继续杳无音讯。要不就是正在大城市打拼的某个励志男或女,经常性的发上一条有关自己工作的App广告,我知道那种混在类似“马拉松赛跑”队伍中的假做激情,生活总是会这样:为了更容易的生存下去,你只能收起曾经锐利的小牙,桀傲不驯的野性,然后混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中,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听话照做的道具。之后欣颀然的向全世界宣告,我还活着,我还在人生的路上,努力奔跑着。

早过了熬鸡汤的年龄,微信里有各种的群,其中有两个当年公司老员工自发组成的群,有好事的人可能一时兴起,就把还有联系方式的人拉进群里,之后每个人又把跟自己还有联系的统统拉进来,很快也凑到了不少人。起初自己也有昔日老友相聚的兴奋度,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无论在群里讲什么都尴尬,有些人甚至都懒得私加你的微信,更多的人是选择了默视,冷静的躲在角落里旁观,直到最后,群里最早最兴奋的人,也开始如那只被温水煮熟的青蛙,渐渐也开始变得无声,直至失去了活力般消声匿迹。这样的故事很多,曾经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老同学、老乡亲、老同事,因考学和工作的原因,大家各分东西,如今早已经有了各自新的生活圈和朋友圈,所以偶尔在站在一起,除了那些发了霉的回忆和幼稚的从前,已经没有半点可交集的东西可以让人兴奋不已了。与其用“事过境迁”、“与时俱进”、这些老调来标注人性,莫不如说人性的劣根性也在于此,我们总是会选择性的遗忘从前的美好,继而投身于热闹的当下来消耗虚荣的激情,以此标榜着自己能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直到有一天,当繁华落尽,暮然回首的刹那之间,才深刻的体会到,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一直都深藏在记忆里。
今日的文字,还是晦涩难懂。最近经常这样,除了有例行公事般的打卡记录,更多的时候是随心所欲的由感而发。我当公众号是个记录自己成长的日记本,现在回过头来看,发现自己这几年也没多大长进,更多的时候还是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幻想里,终日不知所云的穷逼逼。幸好,现实生活中,自己还是个善于发现和总结经验的人,加上这些年走南闯北,翻山涉水的各种坎坷经历,已然让自己能在喧闹的人群里,用最短的时间,预判出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当然人骨子里都是悲伤大于喜悦,如同今天歌词里所描述的:等我熬过这段时间的狼狈。
2021.6.5.悲凉,是人生本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