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大家」知行合一,在中国画创作中必须要做到
相关推荐
-
说出你的艺术观点,为自己的书画作品立言
艺术的高度从来都是理论与实践并存而产生的,如果只会书画,而没有理论支撑,只能为画匠,只有理论而无书画之功,是美术评论家或鉴赏家.所以一位书画家建立自己的艺术观点,讲出自己的艺术观点,与创作优秀的作品以 ...
-
学习六法之道,须“知行合一”
王原祁<麓台题画稿>中有一段文字"六法一道,非惟习之为难,知之为难:非惟知之为难,行之为尤难也."讲得甚是好.大家都在学习六法,画画中也都想运用六法之意.可是,读六法时 ...
-
“谨细”在中国画创作中,不仅不能剔除,反而应该提倡
"谨细"本为谨严细微的意思,是标准的褒义词.可是被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谨细"的味道变了.认为谨细影响了中国画的意味.所以很多画家在教授学生或者自己创作时都会把 ...
-
以诗入画,以马写诗——马铁画马艺术品鉴
马铁(马铁璘·老铁),一九四二年十月出生,科尔沁左翼前旗(现辽宁省法库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第八.九届人大代表 ...
-
「书画大家」中国画学习,得“三法”只是中国画学习的刚刚入门
画自古以来,代代都有高妙者.岂无不为笔法.墨法.章法之大能.故而,画之高低,"三法"不可缺一也.画者,学画.画画,"三法"应为其重.要兼而习之,学之,用之.今人 ...
-
「书画大家」中国画之笔墨,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有言:"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形象概括了中国画的笔与墨.也讲述了中国画的画理之根本.所以学习中国画第一要素就是读懂这两句话.只要明其意,解 ...
-
「书画知识」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喜爱书法和研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初学者往往充满困惑.我接触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一个是怎样欣赏书法艺术. 赵孟頫<前赤壁赋> ...
-
「书画欣赏」明代浙派大家蓝瑛画作欣赏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 ...
-
「书画知识」书画用印的讲究
中国的印章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见之于古书画上钤盖最早者,应以唐太宗"贞观"年号的联珠印为始. 宋代以前,画家都不在自己的书画创作上钤印.宋元以后,钤印蔚然成风.历代收藏家对于古代 ...
-
「书画欣赏」 清 钱沣 楷书《乐志论》册
钱南园书乐志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沣(1740-1795),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 乐志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布.竹木周帀.场圃筑前.果园树後.舟车 ...
-
「书画欣赏」 明 娄坚 行书手卷《茶赋》
明代娄坚行书<茶赋>卷,纵24厘米,横257.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娄坚(1567-1631)字子柔,上海人.明代学者.书法家.工书法,诗清新,与同里唐时升.程嘉燧并称"练川三 ...
-
「书画知识」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 ...
-
「书画欣赏」 董其昌《临褚遂良枯树赋卷》
董其昌行书 <临褚遂良枯树赋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结体疏朗,气脉贯畅 <临褚遂良枯树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