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重阳晴一冬冷,重阳阴一冬温”今冬是冷还是温?年景如何
相关推荐
-
2021年是旱还是涝?老祖宗用3个小满俗语来预报,句句有理
五月的天气不冷不热,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五月可以在五一节的时候离开繁华的城市,去周围的农村或者旅游区进行郊游,不仅可以释放工作的压力,同时也能领略到五月的安逸,非常舒服.但对于农民来说,五月是一年中关 ...
-
腊月将至!农村俗语“腊月暖六月旱,腊月打雷衣减半”,有啥道理
这话说今年是不知不觉地又是一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进入到了2021年的1月份,要是按照上年的年份来说,这个月是也是进入到了春节的月份,但是今年和上年是不一样,今年没有闰月,所以说今年的春节月份在2月份, ...
-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是空秋”啥意思,立秋下雨有啥说法?
文/农夫也疯狂 进入八月份了,距离立秋也就不远了.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其正好是在三伏期间,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是到了立秋以后,天气就逐渐凉快了,这也是农民朋 ...
-
【灵璧杂谈】灵璧农村俗语“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这是真的吗?
农村俗语"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冰",这是真的吗? 文/乡村农夫 "九月阴一冬温,九月晴一冬冷",不知朋友们可听说过这句民谚俗语,今天我和友们一起来分享它,看 ...
-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害怕?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耕社会,人们靠种地为生,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就指着地里的粮食为生,一丁点的差错都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所以劳动人民在与自然长期的斗争中学会了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掌握了一些自然的规 ...
-
俗语:“正月十四一场雨,小麦丰收堆满仓”啥意思?老话有理么?
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传统的元宵节,在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准备闹元宵的同时,地里的农民也开始筹划小麦的浇灌了,每年冬小麦开春返青的第一场水非常关键,水分充足可以使小麦的长势喜人,如果水分稀少,那么小麦就 ...
-
俗语“秋后旱不旱,就看六月二十三”啥意思?立秋之后还热吗?
现在已经到7月底了,处在大暑节气之内,俗话说"大暑正伏天",说明大暑正值三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内,伏天的酷暑真难熬,人们就开始想念早点到秋季了,秋季如果以二十四节气来算的话,那是以立 ...
-
大寒节气到,农村俗语:“大寒不下雪,明年长工歇”,啥意思?
今天是腊月十二,四九的第八天,说起今年的四九天,确实缺少了一些寒气,老话常讲"三九四九冰上走",说的就是三九四九天的寒冷,可现在笔者的老家东北,气温居然高过往年,现在白天的温度可以 ...
-
“涝不涝,就看八月二十八”,雨水多吗?农谚能预兆
导读:俗语"涝不涝,就看八月二十八",雨水多吗? 今天到了阴历八月二十八,一个要"发"的日子,恰逢十一黄金周期间,今天这个日子适合办喜事,并且干支日来说,乙酉日 ...
-
今日立冬,四句老祖宗流传的俗语,可预测冬天冷暖和来年收成
立冬已至,立为开始,冬为冬天,立冬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开始之后水会开始冰冻,叽叽喳喳的鸟儿开始失声,绿油油的草地也会被白雪所覆盖,一切生机盎然的景象都会消失于立冬节气,而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发生变 ...
-
老祖宗说“二月没九,饿死猪狗”,今年二月没有九,年景会如何?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更为发达,当时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一生都在和土地打交道.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成长和天气变化息息相关,若是天 ...
-
农村俗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还有雪吗
小寒节气马上就要到了,2021年小寒从1月5日11时23分17秒开始,到1月20日4时39分结束.小寒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寒未深,雪未大",简单来说就是小寒还不算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
今日大雪,农村俗语“大雪不冻,惊蛰不开”,大雪下雪不好么?
今天的半夜12时10分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很多人说到了大雪节气是不是就会天降大雪,万物皆成冰,其实这个大雪只是一个气候特征,而不是自然现象,在咱们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下雪量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