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嚼印 | “斗”与“鬥”用法区别

(0)

相关推荐

  • 《吴让之印存》

    <吴让之印存>为社西泠印社藏品,其印为魏稼孙所手抑,魏氏收藏金石文字甚富,精于鉴别,尤好集名人印作谱,当时名家多与友善,对赵之谦.吴让之刻印搜集尤勒,此册多为吴让之自用印,精品精抑,优美绝 ...

  • 咬字嚼印 | “气”与“氣”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咬字嚼印 | “歷”与“曆”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吴带当风、姗姗尽致,徐三庚篆刻

    来源:海棠花馆 徐三庚(1826-1890)清末著名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金罍.井罍,又号袖海.褎海,自号金罍道人.似鱼室主.余粮生.山民,别号翯然散人等,上虞章镇大勤人.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 ...

  • 【寻味孤山】早期社员:吴朴堂

    输编者按 西泠印社走过百十余年,历经岁月的流逝,留下了诸多的人.物.事,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印社发展史.孤山社址有一条"鸿雪径",取意于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 ...

  • 王禔、唐醉石、方介堪、吴朴、蒋维崧、高式熊等刻潘伯鹰用印二十方 · 西泠印社 · 2007年春季艺术...

    印材:封门青.昌化鸡血石.寿山石 印文:1.岁星楼 2.衢尊 3.伯鹰审定 4.凫工 5.若遗 6.怀宁 7.潘凫私印 8.凫公词翰 9.潘伯鹰印10.潘婴私印11.忍墨书堂12.潘婴13.墨者14. ...

  • 吴朴堂篆刻作品

    吴朴堂,海派篆刻名家.17岁拜入王福庵门下,既有天赋,又极用功,是王福庵最得意的弟子,享年仅45,就已然成为近代篆刻的中坚力量,惜英年早逝,未得大成.吴朴堂虽师出王福庵,却是实实在在做到了印宗秦汉.2 ...

  • 吴让之篆刻印章作品《卜生盦.寄心盦主.虛過盦主》欣赏

    道光二年(1822年),24岁的吴让之为汪冬巢刻"卜生盦"朱文长方印,款于咸丰五年补刻.这是吴让之有明确年纪可考的印作. 此印有三面边款:"此石汪君冬巢属余刻卜生庵,时在 ...

  • 咬字嚼印 | “征”与“徵”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咬字嚼印 | “志”与“誌”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咬字嚼印 | “后”与“後”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咬字嚼印 | “干”与“乾”“榦”“幹”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三分钟掌握exciting和excited的用法区别|智学君三

    都是高兴,exciting 和excited 有什么区别呢?

  • 中考英语考查some与any的用法区别

    一般说来,some 用于肯定句中,any 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句中.如: 肯定句:He asked some questions. 他问了一些问题. 否定句:He didn't ask any q ...

  • 七煞用与印用七煞的区别

    七煞用与印用七煞的区别 作者:子平门派 很多人看到八字天干有煞印透出,就以为是所谓的煞印相生格,以为很牛逼,到处显摆,所以有必要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下. 一.何为七煞用印 凡是读过真诠的人都明白,七煞用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