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论治笔记(十六)

(0)

相关推荐

  • 一张流传了300年的方子,5味药材!治疗...

    一张流传了300年的方子,5味药材!治疗各类结节.肋间神经痛,3个疗程可以调理! 方组:薤白.枳实.桂枝.瓜蒌皮 .厚朴 方解:方中瓜蒌味甘性寒入肺,涤痰散结,开胸通痹:薤白辛温,通阳散结,化痰散寒, ...

  • 五运六气解方剂—枳实薤白桂枝汤

    五运六气解方剂--枳实薤白桂枝汤 01 组成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一枚(捣) 02 功用主治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 ...

  • 辩证论治笔记(十八)

    心血虚就是心血不足,心失濡养所表现的症候. 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与心气虚的表现相同. 血能敛魂,血能藏神,肝藏血,心主血脉,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肝藏魂,心藏神.当心血虚以后,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 ...

  • 辩证论治笔记(十五)

    心阳暴脱是在心阳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心阳大量的丢失就会造成心阳暴脱,心阳暴脱都是很危急的,病人会出现神志昏迷. 心阳暴脱证,是指阴阳相离,心阳骤越所表现的证候.凡病情危重,危症险症均可出现此证 ...

  • 辩证论治笔记(十四)

    心阳虚如何来判断? 心阳虚证:心阳虚衰,无力温运以虚寒为主的病证. 心阳虚是在心气虚上发展而来的,如果长期心气虚,就会导致心阳虚. 心气虚与心阳虚的区别: 心气虚没有怕冷的症状,心阳虚有怕冷,也就是中 ...

  • 辩证论治笔记(十二)

    我们如何来测知心脏功能的状态? 1.心前区的感觉评判:如有闷.痛.痒. 2.观察面色,心其华在面,如面色青紫,说明心脏有瘀血,面色苍白,说明心脏气血不足,面色红彤彤的,红赤,说明心火比较旺. 3.心主 ...

  • 辩证论治笔记(十)

    心主血脉,血脉运行的条件,一.心气充沛,二.血液充盈,三.脉道通畅. 心主血脉失常,就会表现在脉.面.舌上,脉.面.舌都是属于心脏的象,在象上看到病理的变化. 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 如 ...

  •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笔记

    ​卷中·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十六20201106 (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 ♥47集20分♥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

  • 诗的语言与渔洋第十一法(笔记十六)| 明哥

    明哥的图片日志 诗的语言与渔洋第十一法 (笔记十六) 一.绝句的语言风格 绝句的语言,一般比较真切自然,不故作晦曲,不滥加雕饰,而实情实景宛然如见.例如: 七绝 春夜洛城听笛声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

  • 16.人紀金匱-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接下来我们看第十六篇,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哦,那么多,惊悸,有吐有流鼻血,有下血,有胸满,瘀血的症状,这一篇通通把它收录在里面. l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 ...

  • 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十六):急性支气管炎与治疗详解(2)

    龙野一雄简介:1905-1976,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金匮要略解说><汉方入门讲座><汉方处方集><新撰类聚方><日本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