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是进步,其实你是在退步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习,要进步!一直到工作,也在不断地追求进步,各种进步,业绩,政绩,金钱和地位。但我们有停过匆匆的脚步,想一想我们的前进方向是否对头,我们追逐的价值又何在?如果我们遭遇挫折,如果我们不善思考,大致不会想到我们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但海归画家陈丹青遭受了挫折,入职清华任博导本是蛮理想的归宿,没想到他竟然招不到一个博士,原因就是卡在英语分数上,这令他感到困惑感到不满。但与大多国人不同的是他还捉摸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进而把他的反思和追问记录下来,进而结集出版。

我一直想找陈丹青的《退步集》来看一下,最近我从图书馆里借来他的《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利用闲暇时间读起来。《退步集》是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辑录作者归国五年来的部分文字,话题涉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自云“退步”,语涉双关,始末不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此书出版影响很大,不仅在绘画和艺术方面,在中国人文思想界也引起了反响。2007年他又出版了《退步集》续编。
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追逐名利,一路狂奔的年代,看一下陈老师的书,是可以静一静纷乱的心绪,醒一醒迷糊的脑子。认真反思我们的许多所谓进步,其实是在倒退,它让我们怀念曾经哪种逝去的纯粹,哪些可贵的纯真。它让我们走出各种误区和盲区,艺术之本源,世界之本性,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扭曲的变异的。陈丹青的杂文看似顺手拈来,却目光观察细致眼光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此外,文风温婉而睿智,可谓杂文大家也。看陈丹青的书不是长知识,而是长见识,知微见著,是有思想的。再加废话一句:读书看人,切不可拿哪些有一大堆头衔的人及书当回事。

附简介: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学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2005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影响巨大。他出版了《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等多部文集,可以说集画家、作家和评论家于一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