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唯一有实力对抗满清八旗的劲旅,本有希望统一天下,最后却失败
相关推荐
-
团练制度能消灭白莲教,为何对付不了太平军,曾国藩拜师戚继光
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被清廷镇压下去.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镇压白莲教起义的主力,不是八旗.绿营等清朝正规军,而是地方团练,团练制度如何成了白莲教的克星呢? ...
-
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在公元1642年,清太宗皇太极主动提出和明朝议和,并且提出的议和条件并不是特别过分,而崇祯皇帝最终选择拒绝议和.这又是因为什么呢?笔者经过分析,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 1.大明帝国的尊严 议和的条件里面 ...
-
为什么吴三桂的30万精兵打不过十几万的八旗军?
首先,关于吴三桂是否有30万精兵,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因为,当时李自成起义后包围了北京城的兵力,据明史专家顾诚的考证,估计是10万人.之后李自成与吴三桂和清军在山海关之战中,至多也只带了6万人马.所以, ...
-
新证据出现!放清军入关主谋不是吴三桂,慈禧名言戳中李自成败因
1644年的甲申之变,将时任大明辽东总兵的吴三桂推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 在内有大顺军席卷京师,外有清军虎视眈眈的夹缝中,手握5万关宁雄军的吴三桂瞬间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人物. 最终,吴三桂选择开关降 ...
-
身为汉人,如果穿越回明朝末年,是誓死保卫明朝,还是投靠满清?
作为一个汉人,如果你穿越到明朝末年,你是誓死保卫明朝当忠臣,还是投靠满清? 在明末风雨飘摇之际,对于任何人可能都是个灾难,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国内起义不断,辽东战火纷飞,就连老天也破罐子破摔,饥荒肆虐. ...
-
明朝末年官军第一忠勇虎将——曹变蛟
有人说明朝末年文臣中无耻之辈太多,然而实际上,明朝武将的表现更差.在1644年那个时刻,明朝的武将们除了周遇吉.黄得功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北方的吴三桂.白广恩.唐通,中原的陈永福.刘泽清,南方的左梦庚. ...
-
明朝历史人物——袁崇焕(明朝末年名将)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别称袁督师,明朝末年名将.袁崇焕曾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有效抗击了清兵,因魏忠贤而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除去魏忠贤,袁崇焕也得以重用.然而, ...
-
明朝历史人物——张献忠(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占山为王: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 ...
-
元代山水画中的不重物象吗,后人明朝末年以来几百年都搞错了!【一点资讯】
有人说元代人作画不重物像,随意而为,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元人作画大多写自己生活的区域山水,是比较重写生,更注重理法,这是传承宋代精髓. 我们根据杨维桢在给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作序时所说的话来 ...
-
明朝末年,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重要性有多高?
自从明成祖朱棣将国都北迁到北平,明朝的命运就变得微妙起来.这不仅因为北平的北方直接挨着蒙古大漠,还因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存在,对明朝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的行政体系中,一般都由民政,军政和司法三 ...
-
奴儿干都司:明朝实行的羁糜统治,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确实给力
很多人印象当中明朝就是龟缩于长城最小的封建大一统王朝,这种说法很明显极其不客观. 这种人的观点就是放大版的北宋,更有甚者认为明朝跟蒙古南北对峙,是第三次南北朝对峙的时代. 近些年来一直吹嘘满清带来的领 ...
-
纵横千里:蒿水桥之战与明朝末年的济南之屠
公元17世纪30年代,明清对峙的力量天秤已完全倒向满洲方面.尽管自恃甚高的崇祯不断为辽东前线增加军费,却无法惠及整条漫长的战线.于是,皇太极麾下的清军就屡屡选择绕道南下,不断向明朝的腹地推进. 对此, ...
-
浅谈满清八旗旗主的更迭
满清八旗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在清初八旗及旗主大致经过了四次大的变化. 八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两旗时代.四旗时代和八旗时代. 努尔哈赤 25岁时,努尔哈赤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当时努尔哈赤手下的人数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