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评价人的套路,你知道多少?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销售冠军的秘密

商场里一位卖糖果的售货员,她连年夺得销售冠军。

记者采访时问她有何高招,她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顾客买一斤糖果时,我总是先往秤上放八九两,然后,再往上加,逐渐加到足额重量。”

这个小技巧之所以百用百灵,是因刻产生一种想法:“这是我的。”

此时,如果你逐渐往上增加东西,他就会觉得你背后深厚的心理学基础:当顾客买东西时,你往秤上一放,顾客心里想多给了他一些。

可是,如果你将放到秤上的东西往下减,他就会感觉到你拿走了属于他的东西,其结果是,即使你在量上给得多,他也不会满意。

你买水果时,看看那个优秀的果商是不是这样做的?

例如,你买五斤梨,他先放四斤,再往上加,差不多时,“再加一个大的”,只见秤杆往上一跳。

你的心里乐开了花,觉得这个小商贩真够意思,下次还来他的摊前购买。

只有不聪明的商贩才会从秤上拿东西下来,那会得罪人的。顾客心里会想:“小气鬼,那么斤斤计较,下次不买你的了。”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其创始人年广久研制出了口味与众不同的瓜子。

重要的是,他卖瓜子时,卖一斤送一把,让顾客高高兴兴地走。很快,年广久的瓜子就卖出了名。

20世纪70年代末,他已经赚到了第一个百万元,这对当时的个体户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卖东西,增加重量会赢得顾客,也会得到良好的口碑。做生意如此,评价人也是如此,逐渐增强的评价才会赢得更多的好感、友谊与合作。

得失效应

为什么逐渐增强的评价会博得一个人的好感?

这源自“得失效应”的心理现象:

开始的较低的评价增加了被评价人对较高评价的期望,而后来,正是这个持有较低评价的人给予了他较高的肯定,从而使这种肯定的评价变得更有意义。

例如,你连续参加了几次社交活动,其中一个人头两次对你评价并不好,但随后评价变得越来越好,那么,你喜欢这个人的程度要胜于一直说你好话的人。

产生这种微妙心理现象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认识对方的方式。

当对方一下子就喜欢你并继续喜欢你时,你会产生疑问,怀疑这个人的动机和诚意。

你甚至会对自己说:“这家伙没准对谁都这样。”而另一方面,对于从较低评价转为较高评价的人来说,你会认为此人很实在,有判断力,靠得住。

这样,对方肯定而积极的评价,对你来说就显得很有分量了。

“开始我觉得你这人有些清高,时间长了,我发现你其实是挺随和、挺实在的一个人,我喜欢你这样的人,真实。”这样的表述会让你倍感欣慰。

我们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程度不断做加法的人,却不喜欢不断做减法的人。

由原来的较高评价转变为较低甚至否定评价时,给对方的打击非常大。生活中由深爱转化为仇恨的例子屡见不鲜。

“我们刚开始交往时,我觉得你这个人还不错,时间长了,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你可真自私呀!”这种评价对人的打击巨大,不但朋友做不成了,而且多了一个敌人。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我们谁也不想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多上几堵墙,那就不要给人以逐渐降低的评价。

评价能上不能下

评价一位管理者:“原来,我只知道你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没想到你对技术还这么在行……”原来只知他懂管理,现在夸他既懂管理,也懂技术——评价逐渐增强。

评价老师的讲课,你这样说:“我第一次听你的课,觉得有些抽象,离生活好像远了些,听到后面我真觉得你的课程很实用,也越来越深刻了。”老师听了肯定很开心。

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第一次听你的课程,觉得深刻,震撼心灵。不过,这课听到最后觉得也没什么,就那么回事。”这对老师的打击很沉重。开始捧上天,最后又摔下来,谁受得了?

其实,对于渴望得到的东西,人们的心里总是希望逐渐增多,而不是减少。

◇ 我们常听说,人在官场或职场上是易上不易下:升职,情绪高涨;降职,则情绪低落。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对待物质的追求也是上易下难。

◇ 我们对待工资和奖金的态度同样是:涨——高兴,降——失落。

◇ 我们对赞美的需求也是能上不能下:评价逐渐增强——让人愉快,评价逐渐减弱——令人伤心。

一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最后分手时变成一对怨偶,多数是评价降低惹的祸。

“我原来以为你挺有出息的,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个窝囊废!离婚!”——分手的同时还严重地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

其实,即使两个人缘分已尽,分手时,也应该给对方一个较高的评价。那么,双方都会珍藏一段美好的回忆。

请记住:如果你要赢得一个人的好感,就逐渐增加你对他的评价吧!

朋友聚会时的沟通技巧

大学毕业十几年后同学聚会,当年意气风发的帅小伙难免中年发福,当年青春靓丽的女生也难抵岁月的侵蚀。

这时,你的话题要注意避免负面评价,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咱们班当年玉树临风的王子,怎么变成肥王了?”“哎呀,我们美丽的班花,凋谢了!”……

如此评论,让人家怎能吃得下饭?你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他是不是更成熟了,更稳重了?她是不是更有气质,更有韵味了?

逐渐增强的评价能给聚会带来愉快的气氛。

1999年的一天,我与原来工作的同事聚会,他们问我:“最近在做什么?”

我说:“培训。”

问:“培训什么?”

我答:“口才、心理、人际关系……”

再问:“人际关系有什么可讲的?”

我说:“许多人在众人面前不知道说什么好,甚至对别人的感觉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我在课堂上还教学生们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那你夸夸我们赵总!”大家异口同声地要求我来个现场示范,眼睛看着我和女经理——赵总。

我说:“这个世界上女经理本来就少,依靠知识和才能而发达的有文化的女经理就更少了,既有文化又漂亮的女经理那是少之又少,而赵总就是属于这少之又少的。”

众人皆悦。

别人谦虚时要有下文

赞美时,常会遇到对方谦虚、客气一番。此时,应该进一步增强你对他的评价。

如果人家一谦虚,你便没有了下文,那就等于你默认了对方谦虚的内容。要知道,谦虚并不是对方的本意,他表面谦让,但内心深处却在期盼着你的再次肯定。

所以,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评价才能满足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 一机关女职员见到一位企业女经理,说:“李经理,你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女经理谦虚道:“哎,不行了,老了,身体都发胖了。”

女职员说道:“你稍微胖点显得更丰满,更有魅力,也更有女人味。”——进一步说到气质和人格的魅力。

◇ 对方将自己旅游的照片递给你看,你说:“照得真漂亮!”

对方客气道:“主要是景色好,衬托得人也好些。”

你说道:“不,只有底子好才能照得好,让我去照绝没有这种效果。”——与自己作对比,强化对方的美丽。

◇ 你称赞对方:“穿得真漂亮。”她答曰:“我穿什么都漂亮。”

你心想:“还有这样不客气的人,顺杆往上爬。”可她是你的重要客户,虽然自信得有些过头,但人家的身材也确实好。

于是,你接着说道:“是呀,我觉得也是,你怎么把身材保持得这么好,什么衣服都像是为你定做似的?给我传点秘招。”——顺势转到夸其身材好。

◇ 学员参加保健产品推介会,夸其中一个代表说:“你介绍得真好,真专业。”

没想到,那位代表却说:“我不是搞这个专业的。”

学员说:“那更难得,你不是这个专业的,还能把原理讲得这么清楚,真了不起!”

最后,那个代表悄悄地告诉她说,这种增加记忆力的补品其实没有什么作用,但也没有副作用——说了实话。

对方客气时,你要用具体化的表述来强调你的真诚。如果是领导谦虚或客气,那么,你更需要谨慎对待。

想要

找到方向,走稳每一步?

提升能力,胜任好工作?

打造优势,无法被取代?

解决职场路上

沟通、理财、效能等问题

迅速实现升职加薪

拥有成功幸福的职业生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