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

(0)

相关推荐

  • 定伤寒之实,驳温病之虚

       伤寒温热之辨,历来久矣.孰不知,温病盗伤寒之实,定己之名,大己之威风.若无其父,焉得其子?诸医家只知唇舌之争,而不研数百证之辨,此皆懵懂世人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臧云彩    温病 ...

  • 温病学派

    2005-01-14 王 履 王 履(1332--1391)字安道,号奇翁,又号畸叟和抱独老人.元末明初昆山人.其于<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见解,指出温病的病因乃感天地 ...

  • 吴佩衡乌梅丸案证治浅析

    吴佩衡先生是近现代云南乃至全国皆名望颇著的中医临床家与教育家,他深研仲景学说,擅长经方运用,是中医扶阳学派的重要传承人与践行者.吴氏临证推重阳气,擅用附子,善用峻药,观其医案中常以四逆辈加减化裁,附子 ...

  • 吴鞠通阳明燥证治验

    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的阴阳 问题,现行中医大专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都应该讲到.为什么说是"应该"呢?因为"燥邪"的性质问题 ...

  • 戴元礼 余时雨 吴勉学 秘传证治要诀 11卷 , 1601

    戴元礼 余时雨 吴勉学 秘传证治要诀 11卷 , 1601

  • 刘清泉:新冠肺炎因机证治再思考

    刘清泉教授,男,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岐黄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他是中国国内从事急诊临床一线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并在这一领域做 ...

  • 名家陈瑞春谈肿瘤证治思考

    名家陈瑞春(1936-2008)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主攻"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临证擅用经方,长于内科心.肝.胆病以及内.妇.儿科部分疑难杂症. ...

  • 对泛酸证治“变异”的思考

    对泛酸证治"变异"的思考 泛酸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在古籍中还有"噫酸"."吞酸"."咽酸"."吐酸&qu ...

  • 纯干货 | 火神派名家吴佩衡详解大陷胸汤证治

    中医学苑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 ...

  • 【赵绍琴:谈胆囊炎6种情况的证治】

    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溲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克,黄芩10克,旋覆花10克,片姜黄 ...

  • 于书庄:中风病恢复期针灸证治及医案

    专家简介 于书庄,男,1924年生,河北省安次县人.18岁赴京跟随冯济卿.赵锡武.张文祥学医十年,1951年在京开业行医,1953年在北京中医学校任针灸教员.于书庄在临证中善于运用"气至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