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甄别

(0)

相关推荐

  • 李静训之四: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玉器研究

    作者:史弘扬(南京市博物总馆) [摘 要]隋代时间跨度短,各种艺术形式未及发展,玉器艺术亦是如此.因此,隋代玉器无论是出土品还是传世品均少见.李静训墓中发掘的玉器虽然数量不算繁多,但在目前已经发现的隋 ...

  • 和田玉可以用水煮沸吗?为什么?

    [煮玉的原因] 1.因为很多玉贩为了提高玉器价格对玉件进行了封蜡,而玉有裂纹,流入裂纹的石蜡,不煮无法发现裂缝. 2.很多做伪者用了很多化学原料,不煮,可能会伤害收藏者身体. 3.煮玉可以杀灭附着在玉 ...

  • 传承至今的汉代玉器

    汉代带有文字的玉器,开始逐步增加,除了以前介绍的玉人俑.冈卯.严卯之外,在玉璧上,东汉时期开始将文字融入玉璧或玉珩的道型之中,常见有"长乐"."宜子孙".&qu ...

  • 如何保养玉器

    很多人都喜欢收藏玉器,但是关于它的保养知识,很多人都很贫乏,养玉主要有以下六个要点: 1. 玉器最忌讳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候虽然肉眼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经受到了很大的 ...

  • 商代古玉的甄别

    商代早期流行双勾碾法,也就是以两条均细.平行.间距很小的阴线,给人以类似于平凸阳线的错觉,又叫双阴挤阳.其特点是阴线凹槽大多表现为两头尖浅,中间宽深.单阴线就是在勾画细阴线的基础上反复琢磨而成,凹槽内 ...

  • 古玉学步(26):如何鉴识假仿真到代 仔细甄别工上自然态

    古玉鉴辨要从料.工.型.纹.沁等诸方面综合考量,方为甄别全面细致. 假仿再高明,人工也难效仿到自然神韵.辨别古玉,方法再多,也要紧紧抓住"工上自然态"这个法宝. 古玉器为先天人工制 ...

  • 古玉学步(37):古玉美学何从辨 仔细甄别阴阳线(红山文化)

    古玉美工莫失一线. 玉器的装饰线,有阳线和阴线两大类,研究掌握古玉装饰线的类别.形态以及相应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古玉的辨伪断代,是古玉鉴赏的必修功课. 古玉磨制.雕刻,"线条"贯穿始 ...

  • 古玉 ,天生贵族血统!

    中华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天地所生,自然之美,雕琢工艺造型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这种人文美的蕴含,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并且包蕴了中国人的精神智慧创造.所以才有古人生前 ...

  • 古玉界:你收藏的古玉有包浆吗?

    古玉的包浆, 说起来抽象, 看起来却很真实. 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出土古玉的包浆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局部 交龙 ...

  • 古玉界:见微知著的高古玉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的发展,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 ...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 古玉界:的高古玉沁色之美(二)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

  • 全民疯找高古玉:不起眼的一块“差玉”竟然价值千万

    想发财该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这个财富平台 有不少项目等着你共享资本红利 5月10号~11号杭州有一场项目对接峰会 报名火热进行中,席位有限,参加从速 报名咨询联系人 郑老师:158 5810 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