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分辨率的概念
在当今这个数码设备普及的年代,分辨率这个概念相毕大家都有听说,但是因为场景的不同,分辨率的含义也是不尽相同,对于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来说,往往是一头雾水。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套理解分辨率的新思路。
我们把分辨率的概念分为三种场景。
第一种 设备分辨率
比如,我们购买手机或相机时,往往都会提及多少万象素的分辨率,比如某某设备后摄分辨率为2300万,前摄分辨率1200万象素,这种分辨率的意义,是指该设备按最大分辨率采集的图像由2300万象素组成。

摄像头
理解这个概率首先要了解象素,象素是组成数码图像的最基本元素,这个好比十字绣上的图案,每一幅精美的十字绣,都是通过一针一线组成的,近看是针线,远看就是图画,这里一针就好比是一个象素。
所以说2300万象素,是宽与高的乘积,比如一幅图高4200象素、宽5600象素,组成该图的总象素约2300万。
第二种 屏幕分辨率
比如,我们电脑的屏幕可以设置分辨率,比如1920*1080,1366*768,1024*168,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4:3屏幕比例,还是16:9的屏幕比例,这些就是指屏幕分辨率。
手机屏幕也类似,低端是800*480,中低端大约是960*540,中高端大约是1280*720,高端1920*1080左右,旗舰型3120x1440。
电视机屏幕所谓的1080P、2K(1920*1080)、4K(3840*2160)、5K(5120*2610)、8K(7680*4320)等。

分辨率设置不同的电视机分辨率
第三种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反映的是图案打印输出后的精度,比如某张图片分辨率为300dpi,也就是这张图片的象素排列密度是每英寸300个象素,一般印刷品对图片的要求都是这个分辨率,如果广告设计的话,要看使用场景再确定分辨率,一般20-30厘米的距离阅读300分辨率,如果2-3米的阅读距离,可以用150dpi;6-8米的距离可以只要72dpi;如果是远程里的大型墙体广告,甚至可以采用15-30分辨率,有些人可能会问,不是分辨率越高越清晰度,为什么不用高分辨率,实际运用中,不能只考虑理想状态,还要看工作效率,大幅面的广告分辨率太高,文件会大到离谱,配置较差的电脑完全没办法运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图像分辨率调整
另外,扫描仪也是以dpi为做分辨率的标准。
通过,以上的比例相信大家对分辨率的概念有了一种比较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