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入清秋
相关推荐
-
游记:济宁a(太白楼)
我从济南坐长途汽车.奔向济宁那里的太白楼,路程近3个小时. 济宁在大运河畔,是座古城.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济宁住了20多年,使济宁成为诗仙的第二故乡. 太白楼在国内有4处:济宁,马鞍山,歙县.江油.因李白 ...
-
李白的故乡,其现存于世的900余首诗歌中,有20多首创作于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妇孺皆知的<静夜思>,想必大家都知道它出自谁手,那就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q ...
-
“千古一秀”采石矶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相约:幸福阳光驿站 "千古一秀"采石矶▼ 来到马鞍山市西南的唐贤街,过锁溪桥,即见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临大江,三面为牛渚河环 ...
-
郭沫若《水调歌头·登采石矶太白楼》原文欣赏
发布时间:2021-03-18 13:18责编:岁好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现在 [导语]: <水调歌头·登采石矶太白楼>是郭沫若写的一首诗,那么关于<水调歌头·登采石矶太白楼& ...
-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诗词原文]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毋庸置疑,可是李白 ...
-
从林皋的“杏花春雨江南”一印,聊聊画意入印的话题
徐榴堂 [阅读提示]本文既非学术文章.又非知识普及:且字数较多,不喜者勿浪费时间. 林皋的"杏花春雨江南"与李可染的同名画作具有相同的意境 "杏花春雨江南"是清 ...
-
「处暑」清风解暑意,万物入清秋。
「处暑」清风解暑意,万物入清秋。
-
入蜀方知画意浓——山水国展作品(60幅)
2019 国展作品 .......................................................................................... ...
-
艺盘微个展 | 清秋入云山——聂彦锋
在中国古代诗画意境中,秋多以悲凉之境为深,此间的深,随着时间的推移,秋意渐浓,余欢渐淡,万物衰减.也正是这样的季节里,山川风物显得格外精致,近处的叶落沉寂,山间的枫林煞红,远山的明净如装,都成为中国艺 ...
-
【人间最美是清秋】蒋振惠 || 唱得高秋佳景尽,初迎叠嶂入冬天
▲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蒋振惠,汉族,51岁,广东连山县人,农民工诗人,连山县作协会员,岭南诗社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 清秋 · 小辑 秋望 天蓝云渺远,麓翠壑幽 ...
-
文学欣赏•《冷落清秋伤离别 融情入景含深情》文/陈全喜
冷落清秋伤离别 融情入景含深情 --品读柳永词<雨霖铃> 文/陈全喜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
人间最美是清秋,胜似春光景色秀。流泉飞瀑枫叶丹,美不胜收入眼眸。
人间最美是清秋,胜似春光景色秀。流泉飞瀑枫叶丹,美不胜收入眼眸。
-
原创散文:思如秋果多珍藏 铧犁清秋种入田
进入中年,想法特别的多,善待这些想法,思如秋果珍实藏.中年,想是一个问题,不论是问题本身还是"想"的问题,唯有正本清源,积极面对心理.身体健康.生活事业各方面困难,不断高效解决问题 ...
-
雨如烟水长流·入蜀方知画意浓——王培忠
王培忠 1969年生 山东滨州人 自幼酷爱绘画 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清华美院美术理论研究与创作高研班助教 清华大风堂画学会会员.施云翔入室弟子 王首麟国画创作院签约画家 中国徐悲鸿画院国画院特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