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庙、西夏碑、海藏寺 【甘肃武威】
相关推荐
-
【甘肃武威瑞安堡】位于武威的瑞安堡建于民...
[甘肃武威瑞安堡]位于武威的瑞安堡建于民国二十七(1938)年,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堡寨式民居之一,四周高墙围绕,院内暗道机关无数,为集防卫.民宅.园林艺术为一体的典型的北方地主庄院.这种类型的建筑在河 ...
-
甘肃这座适合避暑的小城,夏日平均气温20度,古迹众多游客还不多
如果让我推荐一座适合避暑且小众的城市,那么第一时间我就会推荐地处甘肃的武威.一方面因为武威虽然地处河西走廊,但是相比其它几座走廊中的城市而言,夏日平均气温20度更适合消暑:另一方面武威城内藏着丰富的古 ...
-
凉州武威文庙楹联
楹联是一种集传统诗词歌赋为一体的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又称"两行文学"."独门艺术",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
-
武威文庙 西夏博物馆(二)
西夏灭亡600年后,也就是清嘉庆九年和公元1804年的一天,武威著名学者和金石学家张澍,同友人到凉州大云寺游览,在寺内无意中发现一座被砖封闭几百年的古亭.僧人说古亭不能打开,否则将有莫大灾祸.张澍不信 ...
-
银武威 | 西北学宫之冠,千古奇绝之碑
| 武威文庙大成殿 | 自张掖至武威,一路苍山负雪,戈壁荒漠,无限苍凉.偶见长城遗迹擦身而过,更平添几分边关之悲壮.使人不得不想起岑嘉州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慷慨 ...
-
西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寺庙,有两大未解谜团,被誉为“梵宫之冠”
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是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城市,早在汉代就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成为长安以西最大的边陲要塞,而丝绸之路的繁荣,更使武威一度成为当时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悠久的历史 ...
-
武威文庙 西夏博物馆(一)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以前属西戎驻地,战国至秦为月氏民族活动地区,秦末匈奴赶走月氏,为休屠王辖地.西汉时期,霍去病征西,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为显示军功军威,由此得名& ...
-
武威海藏寺
古丝路名刹:武威海藏寺 博陵 "拱翠梯山高入座,参天松柏秀凌空.登临最是春秋日,才有风光便不同."静静的海藏寺里,松柏鳞皴,高鸟啁啾.登上寺院后部古老的 ...
-
甘肃武威出土西夏文物,重140克,刻牡丹花,这就是古代的金饭碗
金饭碗 眼看中午时分了,唐僧腹中饥饿,便唤八戒过来说:"悟净,你拿着紫金钵盂, ...
-
海藏寺是两晋北魏时建成。元朝时发展扩大。明清时到鼎盛。海藏寺是藏传佛教的。武威有四大部藏传寺庙。百塔...
海藏寺是两晋北魏时建成。元朝时发展扩大。明清时到鼎盛。海藏寺是藏传佛教的。武威有四大部藏传寺庙。百塔...
-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位于凉州城区东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占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 ...
-
1987年5月,甘肃武威缠山村,几位村民...
1987年5月,甘肃武威缠山村,几位村民在修缮亥母洞寺时,在一个古洞中捡到了一本破旧的古籍,打开一看竟是一本天书. 为何说是天书呢?因为这本书上的字十分奇特,猛一瞧感觉挺眼熟,但仔细一看却发现一个都不 ...
-
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铸造工艺初探
摘要: 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罕见的杰作,是中国众多文物中的代表和古老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甘肃省博物馆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及综合分析发现: 铜奔马和铜车马仪仗队都 ...
-
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是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城市,早在汉代就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成为长安以西最大的边陲要塞,而丝绸之路的繁荣,更使武威一度成为当时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武威
甘肃武威,古称凉州,是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城市,早在汉代就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成为长安以西最大的边陲要塞,而丝绸之路的繁荣,更使武威一度成为当时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悠久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