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南昌起义后曾与部队失联,解放时从旅长一步跨任兵团副司令员
相关推荐
-
1949年彭明治是一名旅长,3个月后连升三级,55年被授衔中将
1949年3月,一位解放军的旅长忽然接到上级任命,连升三级,从一个旅长直接升任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3兵团的副司令.这在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对于他连升三级的任命,全军无一感到奇怪,全部心服口 ...
-
西南军区成立,司令员是贺老总,三位副司令员都是谁
很多人可能存在一个误解.说起解放大西南,大家都知道,那是第二野战军的任务,所以啊,西南军区成立,司令员应该是刘伯承才对.其实不然.解放大西南是由第二野战军和贺老总共同完成的. 这就是著名的" ...
-
仗打赢了,团长夸旅长指挥高明,旅长却说,好险,差一点就上当了
1941年7月,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调集一万七千多兵力,对新四军军部进行围剿.新四军军部当时在江苏盐城,身边只有新四军第一师的第二旅,第3师的第七第八三个旅,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新四军首长命令,第3师的 ...
-
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军,前后只有三个月,军长是谁
从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成立开始,全军统一番号,建成了几十个军.有些军的番号存在至今,那历史是非常长了,比如陈赓兵团的第十三军.也有些军,存在时间非常短. 比如第八军.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第八军.第八 ...
-
当年他是师长他是小排长,28年后师长当了上将,小排长却是大将
1955年秋季的时候,为了表彰那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重要贡献的将领们,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军衔既是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和激励.这次授衔一共产生了一千多名开国将帅 ...
-
新四军升迁最慢的旅长彭明治,8年原地踏步,之后连升三级成兵团副司令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下辖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旅长和旅政委加起来共44人.这44人当中,许多人的升迁速度都比较快,解放战争初期就当上了纵队司令.比如当时的独立旅旅长梁兴初 ...
-
【每天老照片】--1万-30-- 80多年前济南沦陷后的日寇部队,这时曾上演了抗战史上的一段耻辱
每一张老照片都是一段看得见的历史. 今天我们再来关注80多年前的山东济南,关注在那里厉兵秣马,准备西进.南下进攻中部地区的日寇部队. 说到济南抗战,很多关心历史的网友都会想起一个人,他就是韩复榘.关于 ...
-
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
赵匡胤并没有杀掉这个婴儿,反而将他送给了大将潘美收养.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被部下拥立为帝,而赵匡胤的旧主,也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国号为宋. ...
-
福大命大的开国中将,建国后曾任湖北省委书记,活了102岁
在战争年代中,我相信所有开国将领都应该受过伤吧,毕竟在前线打仗怎么可能不受伤呢?像我军中大名鼎鼎的林彪.粟裕等人,那都是不知道受了多少的伤了,可事实我军中的开国将领中还真的有经历百次战斗,却没有挨过一 ...
-
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百年后国人才知真相
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百年后国人才知真相 众所周知,在明朝末年,由于皇帝的昏庸,宦官的当道,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因此各地也是民变纷起,社会矛盾极其严重,而直到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在景山自缢后 ...
-
清军入关扬州后曾十日不封刀,并屠城80万人,百年后国人才知真相
众所周知,在明朝末年,由于皇帝的昏庸,宦官的当道,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因此各地也是民变纷起,社会矛盾极其严重,而直到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在景山自缢后,明朝时代也正式宣告结束,历史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改 ...
-
他是悍匪张子强背后的女人,丈夫被抓后曾遭歹毒下手,结局怎么样
说起悍匪,大家第一个能想到的人物是谁呢?相信许多人脱口而出的是世纪悍匪张子强,确实张子强这个名字那绝对是响彻了香港的90年代,虽然此人早在1998年就被枪毙了,但是至今江湖上仍然流传着他的传说呢. 还 ...
-
切肤之痛!TVB剧集歌后曾遭父母遗弃:激动直言绝不会弃养爱犬
本文由 TVB资讯君 作者 John 原创 转载请注明:严厉打击任何抄袭行为,势必全网投诉到底! 日前,TVB剧集歌后菊梓乔(Hana)带着自己的爱狗(椰子)在外游玩,在街头又抱又跳同爱狗上演了&q ...
-
好惨!著名女星自曝患厌食症入ICU险死:息影后曾在做清洁工维生
本报道由 TVB资讯君 作者 曾泽熙 原创撰写 转载请注明:严厉打击抄袭,势必全网投诉到底! 据港媒导报,现年49岁曾红极一时的90年代女星郑艳丽,昨(29)日爆出患上厌食症而入院接受治疗,期间情况 ...
-
南昌起义后他走丢10年,投奔叶挺,叶挺犯难:地位太高,不好安排
民国风云 民国者,百家争鸣,媲美春秋:风起云涌,比类战国.这是最好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938年年初,一个风尘仆仆的人赶到了南昌,他没有停歇,而是冲着新四军的驻扎地而去.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