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八:戏迷
相关推荐
-
往事:老潍城的戏迷有多迷
北京是京剧的故乡.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以至于形成了"京戏"算起,到而今,已然二百多年时间.但令当年老艺人始料不及的是,京剧发展到新世纪,会如此热火朝天 ...
-
博山梨园百年记忆
若有百年记忆,幸有百岁老者.缘于对许翰英传奇的深度发掘,由冯作明先生引荐,有幸拜望了94岁翁赵增金老先生,这位当年济南洗凡中学赵蔚芝的学生.刘聿鑫的学长,干了一辈子博山陶瓷厂会计的赵老先生,竟然是位铁 ...
-
纪实文学丨张志江:小巷情怀(龙泉纪事)
[编者按] 在明光有一条小巷,它北连大马路(今人民路),南通三星街,长不过200米,宽约3米,龙泉巷在明光只是一条不大不小的巷子.朴实的小巷,永恒的记忆,没有街市的繁华,没有马路的宽敞,却有一种让人 ...
-
纪实文学丨张志江:明光集的“汪小爷”(龙泉纪事)
[编者按] 接到张志江先生的电话很是意外,见到他给了我很多的感动,感动他对故乡的这种情结.张先生说:他文笔不好,空暇时间也不多,但他想写一些关于故乡的文字,暂定为<龙泉纪事>吧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四——两代雄杰(上)
两代雄杰 --抗日老兵的故事 1955年,嘉山县政府设立了手工业联合社(即后来的手管局).其主要职能是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一化三改造".1956年元月,全国进入合作化高潮,组织起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五——大山里的见闻
大山里的见闻 作者:张志江 记得有首歌中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美丽,外面的世界真神气--".在我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憧憬,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除了在6岁时(还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六:难逃法网——公章被盗案的真相(上集)
难逃法网 一一公章被盗案的真相 文/张志江 一. 案发深夜 四十七年前的一个冬夜,在安徽省嘉山县革命委员会大院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被盗的物品虽不是很多,但却轰动震惊了全县,同时也引起地.省两级领导的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七:语录牌的故事
五十多年前,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的初期,人人大唱"忠"字歌,个个都跳"忠"字舞,"三忠于.四无限".同时,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人人手捧红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十一:今生无悔——追忆老警察赵宝祥同志
龙泉纪事之十- 今生无悔--追忆老警察赵宝祥同志 文|张志江 退休后,与老伴双双离开生活了六十年的明光,到滁州去带孙辈,至今已12年了.我生于明光,长于明光,在明光有许多的老朋友.老熟人.随着岁月的增 ...
-
推荐|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十二:薪火相 传 —— 明光京剧票友史话
薪火相 传 -- 明光京剧票友史话 文/张志江 "票友"一词源于清代,是戏剧界的行话,其意是指不以演艺为生,又十分喜欢演唱戏曲的爱好者,即非职业演员.乐师.京剧票友与其它艺术爱好者 ...
-
推荐|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十三 ——我与上海知青的友情(一)
我与上海知青的友情(一) 文/张志江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创造了.记录了共和国的成长史,并给予见证,他们的名字就叫做--知青. 1969年2月4日 ...